第十三章 马嵬驿(第4/14页)

不久,男人又缓缓地像是念经般低声吟唱起那诗句来了: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这时,空海从树干后方走了出来。

杨家有女初长成

空海念出该诗的续句,朝那男人走去。

男人惊讶地抬起头来,直望着空海。

“养在深闺人未识……”空海接念道。

“天生丽质难自弃……”男人喃喃出口。

他紧盯着眼前的空海问道:

“你怎么会知道呢?你方才脱口而出的诗句,那是——”

“那是一首尚未完成的诗?”

“是的。正是如此。”

“您在此不断反复自语,谁都可以记住了。”

“我还以为不会有人来这里。”

男人脸色白皙,神情有些憔悴。

容貌及体格稍嫌瘦弱。黑色瞳孔看似即将崩溃。

然而,从双唇形状看来,内心深处似乎隐含着一股强硬精神。

“真是失礼,打扰您了吧?白官人——”

“咦?怎么连在下姓氏都知道呢?”

“让您受惊,真是抱歉。我是从‘胡玉楼’玉莲姑娘口中得知尊姓大名的。听说您经常跟‘胡玉楼’索取笔墨,书写诗句。前些日子,我还拜读了您写坏丢在房内的诗句。正是白官人现在所吟咏的。”

“喔……”

“请容在下自我介绍,敝人是从倭国来的留学僧空海。”

“就是治好玉莲手腕的那一位吗?”

“正是。”

“我曾从玉莲口中听说你的事情。话说回来,你的唐语讲得真好,来大唐很久了吗?”

“不,只有七个来月。”

“你的唐语,讲得根本和我们一样。”

“这是我友人橘逸势,也是从倭国来的留学生。”

“在下姓白,白居易。”

“我们还读过您的另一首诗。是以‘白乐天’之名所写的《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空海说出诗名。

“那一首也读过吗?”

“我和逸势目前住在西明寺。”

“原来是志明。西明寺的志明拿给你们看的吧?”

“是的。”空海点点头。

白居易——白乐天叹了口气,仰首望天。好像在思索什么。

空海和逸势默默地等待白乐天开口,不过他并未说出叹气的理由,反而把话吞进肚子里去了。

“不过,从倭国来的人为何跑到这种地方来呢?”

白乐天回过神来问道。

“只是突然想看看昔日佳人的墓地。”

“说是昔日,也仅是四十九年前的事情而已。”

诚如白乐天所言,杨贵妃埋葬此地已经过四十九年的岁月了。

无论空海还是逸势,对唐玄宗和杨贵妃也有大略的认识。

“实在说,是因为向您请教李白翁《清平调词》的缘故。读过那首诗后,才突然想到这里来的。”

“喔……”

“乐天先生,那您又为何来到这里呢?两天前的夜晚,不是和我们一样还在‘胡玉楼’吗?”

“同样的理由。”

“同样的理由?”

“我也是看了你们给我的《清平调词》,想起了杨贵妃,才突然想到这里的。身为秘书省的一名小官吏,只要不汲汲于名利,其实是可以偷闲到处游逛的。”

“您对杨贵妃原本就很感兴趣?”

“我对她有某些想法。所以经常像今天这样,到和杨贵妃有关联的地方走走。你们对玄宗和贵妃的故事也感兴趣?”

“是的。”

空海答道。白乐天又深深叹了一口气。

“或许因为一切都已成为往事了,世间仿佛都想把他们的故事,美化成一段凄美的恋情。”

“的确如此。”

“然而,事实与世间看法有些出入。不,压根不是如此。”

白乐天突然提高音量。

他似乎隐藏不住内心那股无以名之的亢奋。

“并非如此的!”白乐天说。

“什么并非如此?”

“他们之间的恋情,或许是一段悲恋,却一点也不美。说到美,项羽在穷途末路,手刃虞美人,那才真是美。那段恋情,有自刃般的哀切感,有果断的美。我可以理解当项羽手刃虞美人时,那种亲手挖出自己肠子,宛如喷火一般的哀痛和苦闷。正因为项羽当时已视死如归,才做得出来吧。不过——”

“您是想说,您不了解贵妃和玄宗之间所发生的事吗?”空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