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空海说怪力乱神(第5/15页)

“说得也是,其实,我也想过。”空海迎风回答:“只是,若我先说出来,恐怕有点问题。”

“什么问题?”

“不过,看样子那问题现在也解决了。”

“你在说些什么啊?空海。”

“逸势啊,对你,我才说。我的文笔和文章,确实比那人好。但是,我若说出口,那个男人就失去立场了。这就如同挑明说‘你实在不行啊’。”

“若是你早些告诉我,我总可以想出个法子……”

话一说出口,逸势好像察觉什么似的戛然而止、看着空海。

“是吗?原来你也在意我。”逸势说。

如同空海无法对葛野麻吕说由自己来写请愿书,逸势也无法对葛野麻吕建议让空海写请愿书。而空海更无法对逸势说由自己来写请愿书。空海考虑到,如此一来也等于伤到逸势的自尊心。

因为,逸势对自己的文采相当自负。为此,逸势才对空海说“原来你也在意我”。

“原来如此。你刚刚说,问题已解决了,指的是此问题?”

换句话说,不是空海自己先说出,而是他人,且是逸势主动请空海写请愿书,所以问题解决了。当逸势对空海如此说时,问题便已解决了。

“空海,虽然有点不甘心,但我的文章确实不如你啊。”逸势坦率地说道。

有所谓“三笔”之说:

这是日本书道史上,对书法俊秀的三个人——空海、橘逸势、嵯峨天皇——的称呼。这三个人都出生在平安朝初期(译注:平安朝指日本历史上,约公元七九四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后四百年之间的这个时代,约当中国唐、宋两朝。),属同一时代的人。

然而,三人当中,无论笔势、技巧、品格、文章,空海更胜另外二人一筹。

不仅是文章,书法方面空海也比自己更出色呢。——这位才子逸势,是否真的如此认为?以逸势的个性,就算不是书法而是文章,“你比我出色”——这种话是否真说得出口呢?

逸势果真说了。

“你啊!真是不可思议啊!”

不如人的话说出口之后,逸势突然又对空海如此说道。

“有何不可思议呢?”

“我这个人是不随便对人家说‘你比我还优秀’的。特别是书法和文章方面。”

“唔。”

“现在一不留神却说出口,说出口后才发觉;发觉后又向你坦白说我所发觉的事。所以,我认为你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

“嗯。”空海的回答有如空气。

“空海啊!那你愿意写啰。”逸势说。

“写啊!”

“我去对那个男人说。”

逸势在称呼藤原葛野麻吕时,已变成用“那个男人”了。

“是吗?就这般说好了……”空海微笑道。

“要怎么说呢?”

“我——这里所说的我,就是你,逸势——”

“喔。”

“依我看来,我们当中有一个叫空海的和尚,文笔还说得过去……”

“嗯。”

“我看他不必透过通译,就能和本地人交谈,这事阁下您一定也看到了。对啦,像请愿书那样的事,何必一定要阁下亲自动笔呢?——”

“为什么不下令叫空海写?”逸势接下空海想说的话。

空海接着又继续说。

“这样好了。我替阁下传令,把他叫到这里来。命令他写就可以了。”

空海说完,和逸势相视而笑。

事情果真如此进行。

空海带着笔、砚、墨和木板,独自一人走进沙洲里高大繁茂的夏草之中。

没多久,空海就从夏草丛中走了出来。

那时,逸势和葛野麻吕还在猜想,他是否已经动笔了呢?

手持早已书成的请愿书,空海笑容满面地站立在风中。

“就是这样啰。”空海说。

流传千古的名文。

贺能启。高山淡然,禽兽不告劳而投归;深水不言,鱼龙不惮倦而逐赴。故能西羌梯险,贡垂衣君;南裔航深,献刑厝帝。

这段文章,即是请愿书的起始。

所谓“贺能”,指的是“葛野麻吕”。

译成白话文,其意就是——

高山虽然静默,鸟兽为仰慕山之高而来聚集;深水虽然不言不语,鱼和龙仰慕水之深而群聚。与此同理,西羌越险阻之山,聚在德君之下。南蛮渡深水,来到不用刑罚的明君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