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8/9页)

他没说下去,因为任待燕正用力地摇头。他是个军人,一个当兵的,敢这样对待奇台宰相!成何体统!

任待燕语气沉重地说:“大人费心虑及百姓,末将感激之至。诚然,我军不可围困汉金,不过也不打算这样做。”

“你还要飞进城去?”官家的语气有点太过严苛了。

“陛下,我军可以从城下进去。”任待燕稍一停顿,“就和去年冬季,臣从城里出来,深入番营接驾时一样。”他又等了一会儿,“后来,臣还消灭了追兵,护送圣上来到杉橦。”

王黻银心中念道,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啊。可任待燕非得这样不可,不是吗?他要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提醒他们每一个人,叫所有人都记起他为奇台、为陛下所做过的一切。

回答他的是杭同平章事:“将军当年的贡献,奇台和陛下都没忘记。不过,都统制想必也知道,前功不抵后过。”

“或许吧,”任待燕静静地说,“同样,过去的功劳,也抵不了如今对末将谋逆的猜忌吗?”

大殿上一片窃窃私语。唉,待燕哪,王黻银心想,可小心点儿吧。

同平章事说:“任都统制,没人说你意图谋逆。”

“多谢大人。”任待燕说,“那请问大人,末将不去上阵杀敌,却被召回京里,究竟所为何事?末将若要侍奉陛下,不正该让奇台免遭外族蹂躏吗!”他的语气第一次变得尖锐起来。

杭宪说:“任都统制,国家大事当由陛下和朝中大臣定夺,由不得军人置喙。”

终于说破了,王黻银心想。当年那场战争和长久以来的恐惧。没完没了的彼此攻伐,历史的鸿沟……属于这片土地的哀伤。

圣人说,逝者如斯夫,一去不返。然而时间之河的沿岸遍布疮痍。将领叛乱,白骨露野,王朝覆灭。藩镇将领自立称王,军队倒戈,对抗朝廷,对抗天子。乱世,暴行,高墙之内一片荒芜。惨象叫人触目惊心。

“制定国策自然是朝廷的职责,”任待燕平静地说,“可是,番族入侵,国难当头,众将士忠君爱国,难道不该在沙场上尽军人的本分吗?”他的话语中又有了激情。“番子已经被我军击杀大半,军心倦怠,臣还有进城的良策!我军当时眼看着就能消灭奇台境内最后一支番族军队。敢问陛下,臣这般戮力杀敌,又如何变成意图谋反了?臣立誓要把毕生奉献给奇台,陛下,臣背上的刺字就是明证!”

大殿上一片寂静。王黻银心里感受到一样东西,这东西如此重要,叫他难以将之藏在心底。他喘不上气来,并且察觉到周围的人也同样屏住了呼吸。而他仍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任待燕已经下了某种决心,已经看透了一些事情。眼下他不再只是对着朝中百官说话,而或许是想借由他们之口,将这番话传布出去。

可是龙椅上的年轻皇帝有自己的需要和渴求,也有自己的理解,而在这上面,即便是面对现今的情况,他也不会有丝毫犹豫。这一点同样应该记住。知府王黻银和满朝文武时都已经知道了。

“不对,”奇台的皇帝说,“不对。若是忠心耿耿,就该知道谨慎持重。万一你错了,万一番子援军赶到,万一你的入城计划失败,万一这一仗打输了,朕就只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全天下都没有哪个军人能担得起这等责任!而且,有些事情你还不了解,也不想等待结果。朕已经答应两国议和,划定疆界,开放互市。朕的百姓再也不必遭受荼毒,百姓——君王永远都要体恤百姓。”

王黻银用力地吞了口唾沫。官家也……他想,官家同样情感深沉。他同样——

任待燕说:“若是这样议和,陛下身在汉金的子民当如何自处?延陵呢?新安呢?北方贫穷荒弃的戍泉呢?淮水以北的每一个村庄、县城,每一座农庄的百姓,他们该怎么办?这些百姓难道陛下就不体恤了吗?他们不是奇台的子民吗?”

“再也不是了。”官家的话清楚,决绝。

王黻银感觉整间大殿这时都随之一震,仿佛撞响之后余音袅袅的大钟。

他看见官家平静地扫视整个大殿,然后又看向眼前的这个人。官家说:“朕心意已定。朕认为奇台需要和平远胜过一切。凡是议和,总要付出代价。过去的错误迫使我们不得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