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6/9页)

“王大人,”任渊又作了个揖,“犬子难成大器,我是想他将来在衙门里当个跑腿送信的,或者当个文书。可小子年岁太小,还不敢劳烦大人……还是过两三年再说吧。”

另外两个乡书手都在侧耳倾听。上午的沉闷接连被打破了,先是关家村命案,然后是这个。

衙门里雇了四个信差,有时候会再雇一个。门外现在有两个,正准备把消息传遍县城。任渊一向通情达理,他对儿子的安排也一样合乎情理。

可让县丞如此愠怒的并非这些,而是自己要骑马出去、在荒郊野岭里熬过一晚,到最后却只有一具尸体等着他。

“这都好说,”王黻银谨慎地说,“不过现在我另有安排。他会骑马吗?”

任渊眨眨眼,他长了一张长脸,脸上长满皱纹,神色焦虑。“骑马?”

县丞疲惫地摇摇头。“对。派人去找他,叫他带上出门的物事,要快。还有弓,”他斩钉截铁地说,“叫他把弓也带上。”

“弓?”任渊无助地说。

他的语调暴露了两件事情:第一,他现在明白县丞想干什么了。第二,他知道待燕有张弓。

王黻银知道此事,是因为他职责所在,必须做到消息灵通。而父亲也自有手段,掌握儿子自以为无人知晓的秘密。

消遣过了,官威也摆过了,县丞大人很想笑。可是他夫人早就说过,他笑起来的样子像是犯了胃病。于是他只是摇了摇头。

“令公子一直在练习射术,想必你也知道,”他忽然想起一事,“说真的,当初段先生一定知会过你,说想要把弓送给贵公子吧。”

他说对了。看任渊的表情就知道了。王黻银依然很沮丧,不过看看手下文书一脸担忧的样子,他多少还是找到一点消遣了吧。哈,一点没错!要是他任家孩子出这趟门会有危险,那我王黻银此去就不危险了?光想想就有气!

王黻银心想还是该宽大为怀,于是说:“行了行了,这也是让他长长见识,何况,我确实得再找个弓手啊。”他转身对第三个文书吏说:“派人把那孩子找来。他叫什么来着?”

“任待燕。”孩子的父亲静静地说。

“去找任待燕,不管他在哪儿,叫他过来。跟他说,衙门里用得着他,叫他把段先生的弓一并带来。”知县大人终于忍不住微微一笑,“还有箭,也带上。”

信差找到他时,他正穿过农田,从竹林往回走。从那时起,他的心就一直跳得厉害。

不是因为害怕出远门。骑马出城,临时充当保镖,保护县丞大人,为帝国维持一方秩序,十五岁的半大小子才不会害怕这些。怎么会怕这个呢?

他怕的都是些小孩子担心的事情:他怕父母不同意这趟差事,怕父母气他有事瞒着自己——藏弓、造箭、练射术、清早舞剑。

结果,他们原来早就知道了。

段先生似乎在送他礼物之前早就跟父母说过了。他介绍说这是想让待燕变得独立,有朝气,指引他在精神上有更均衡的发展,让他更加自信……这些都关乎他将来科考成败,甚至关乎他的仕途。

待燕和信差急匆匆地跑回去,留信差在外面等着,自己进到屋里。母亲就是这会儿告诉他的。母亲说得很快,待燕都没时间想明白。爹娘都知道他每天清早在竹林里干啥?嗯,他得一个人静一静,好认真想想。对此事的看法足以改变他的将来。

此外,县丞大人似乎也知道。而且他指名道姓地要求待燕当自己的保镖,送他去个村子,去调查命案!

莫非是得到西王母的眷顾了?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母亲动作和往常一样麻利,她一直忙个不停,以掩饰自己的情绪。她把干粮、凉茶和换洗的衣服(衣服其实是父亲的,两人身量一样),免得他在县丞和外人面前丢脸。看见任待燕从草棚子里出来,手里拿着弓和箭菔,母亲的脸色也没有变化——信差还在这儿等着呢。待燕从母亲手里接过包袱,就拜别了母亲。

母亲又叮嘱道:“给家里争气。”

任待燕顿住了,他看着母亲,母亲伸手,像待燕小时候那样,扯一扯他的头发。动作很轻,既没有把他弄疼,也没碰歪发簪,只是碰碰他。任待燕出门,和信差一块儿出发,又回头张望,看见母亲一直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