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海风土志(第4/11页)

兮果乙可能是大地太古力,或曾是大地太古力之一,也可能是大地本身的一个名称。有人认为,所有龙,或特定的龙、特定的人,即是兮果乙化身。唯一确定的是,“兮果乙”一词是从古赫语动词“兮即”衍生的古老敬称,“兮即”意谓“创造、塑造、刻意出现”。同一字根衍生名词“伊兮即”,意指“创造力、气息、诗篇”。

《伊亚创世歌》是群岛王国教育的基础。年满六、七岁的孩童都听过该诗篇,且多数已开始背诵。凡无法默记,与他人吟诵、歌唱此诗的成人,或无法教导孩童此诗者,均被视为极端无知。这首诗在冬、春二季教授,每年在长舞节庆祝夏至时全曲唱诵。

《地海巫师》曾引用其中一段:

惟寂静,出言语;

惟黑暗,成光明;

惟死亡,得再生;

鹰扬虚空,灿兮明兮。

《地海孤雏》引用第一诗节开端:

自无而有,

自始而终,

孰能知悉?

凡人得门而入,

但分其道也。

永归万物中,

至寿者,守门者,兮果乙……

及第一诗节末句:

是以,光明伊亚升于浪沬。

群岛王国史

英拉德众王

现存最古老的两篇史诗(或历史文本)为《英拉德行谊》与《少王行谊》,后者又称《莫瑞德行谊》。

《英拉德行谊》大多似乎纯属虚构,讲述莫瑞德之前的王,及莫瑞德登基后第一年。这几位统治者的首都在英拉德岛的贝里拉。

英拉德岛早期的王及女王——拉尔阿沙、多亨、恩纳珊、提曼、塔戈塔等人——逐渐扩大统治权,最后自行宣称为地海统治者。领土最南只达伊里安岛,不包括东边的飞克威岛、西边的帕恩及偕梅岛、北边的瓯司可岛,但他们确曾派遣探险者前往内极海与陲区。地海最古老的地图,约一千两百年前于贝里拉绘成,目前藏于黑弗诺宫典籍库。

这几位王及女王略通太古语及魔法,其中有些人的确是巫师,有些则由巫师提供谘询或协助。但《英拉德行谊》中的魔法是飘忽不定的力量,依靠不得。莫瑞德是首位被称为法师的人及王。

莫瑞德

冬至日回宴中唱颂的《少王行谊》,诉说莫瑞德的故事。人称莫瑞德为法师王、白法师、少王。他出自英拉德岛宗室的旁系血亲,继承表亲的王位,祖先是巫师,担任王室顾问。

诗篇以群岛王国最为人熟知及珍爱的爱情故事开始,即莫瑞德与叶芙阮的故事。年轻的王在统治第三年,南下到群岛王国中最大的黑弗诺岛,平息当地城邦间纷争。他乘“无桨长艇”回航时,来到索利亚岛,“于春之果园”见到叶芙阮——人称“索利亚岛女”或“索利亚女士”。他未继续前往英拉德岛,而留在叶芙阮身旁。为许下婚盟,莫瑞德赠与她一只银手环或臂环,那是他的家传珍宝,刻有独特强大的真符文。

莫瑞德与叶芙阮成婚,诗篇将他们统治的年岁描述为短暂的黄金时期,及日后道德与统治的基石与标准。

两人成婚前,一名法师或巫师也追求叶芙阮,其名从未明言,只以“莫瑞德之敌”或“杖主”称之。此人不愿释怀,决心夺回叶芙阮。两人婚后和平的短短数年,杖主法力逐渐壮大。五年后,他以诗中词语前来宣称:

叶芙阮若非我所有,我将毁言兮果乙之字,

我将毁灭岛屿,由白浪淹没万世。

他的法力能在海上唤起巨浪,也能阻止或提早引入潮汐;声音能迷惑全体人民,凡听他言语者,都陷入他掌控。因此,他命令莫瑞德的人民反叛。英拉德村民大喊被王背叛,便摧毁自己的城市与农田,水手凿沉自己的船、士兵服从敌人咒法,在血腥毁灭的战争中相互残杀。

莫瑞德试图将臣民自咒语中解放,与敌人对战时,叶芙阮带着一岁稚儿回到故乡索利亚——她的力量会在当地达到颠峰。但敌人尾随,意图将她变成阶下囚与奴隶。她藏身恩沙诸泉,凭着对该处太古力的智识,得以抵抗敌人,将他驱离该岛。诗篇有言:“大地甘泉逐退咸苦之敌”。但他在逃逸途中俘获叶芙阮兄长萨兰,当时萨兰正从英拉德岛启航前往帮助胞妹。杖主将萨兰变成尸偶或工具,派他传口信给莫瑞德,说叶芙阮带着孩子逃往英拉德之颔的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