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海风土志(第2/11页)

无论分裂如何发生,自有历史记载,人类便住在群岛王国中心及其以东的卡耳格大陆,龙则留在最西端岛屿,及更遥远的彼方。人类常不解龙族为何选择空无大海为领土——龙是“风与火的生物”,栽入海中便会溺毙,但它们无须在水面或陆地降落。它们依凭翅膀而生,在空中、日光、星光中飞翔。龙唯一需要的地面,是崎岖多岩处,以便下蛋、养育小龙。西陲最远程那些狭小贫瘠的岛屿,符合这项需求。

《伊亚创世歌》并未明显提及龙族与人类同源,或日后如何分离,但这可能是因为这篇诗歌的正本据传以创生语写成,年代早在分裂之前。诗中有关人龙同源的最佳证据是其中古赫语词“阿拉斯”,此词通常解读为“人民”或“人类”,但语源(出自《阿特与萨阿之真符文》)是“文字生物”、“说话者”,可能正意味龙族或包含龙族。歌谣中另一个偶尔使用的词为“阿勒拉斯”,意指“真字生物”、“说真字者”、“说真言者”,可能意指人类巫师、龙族,或两者皆是。晦涩的帕恩智识认为,此词同时意指巫师与龙。

龙生而通晓真语,或如格得所说,“龙及龙语为一体两面”。即便人类最初也拥有这份天生的智识或身分,如今俱已丧失,一如早已丧失龙性。

语言

太古语,又称创生语,是兮果乙在时间之始,用以创造地海诸岛的语言,咸认毫无界限,因它赐予万物真名。

如上述,龙生而知晓这语言,人类则不然。不过也有例外。有强大魔法天赋,或透过人类与龙族古老血缘关系的少数人类,也天生知晓某些太古语词汇,但多数人都必须学习太古语。操持魔法的赫族人透过师傅习得,术士及女巫学得少数,巫师学到许多,有些人则几乎可以像龙一般流利使用。

咒文皆至少使用一个太古语词,不过,村野女巫或术士未必确知其意。宏深咒文完全以太古语组成,只有念诵时才得以理解。

群岛王国赫语、瓯司可语、卡耳格语,都是太古语的远房后裔,这些语言皆无法编组魔法咒文。

群岛王国人民说赫语,方言与岛屿同多,但未差异到彼此完全无法了解。

瓯司可及西北二岛使用的瓯司可语,比之赫语,更近似卡耳格语。三种语言中,卡耳格语的词汇、句构广由太古语衍生而来。大多数说卡耳格语的人,正如同多数说赫语的人,不了解两者语出同源。群岛王国的学者意识到此事,但多数卡耳格人加以否认,他们分不清赫语与咒语中使用的太古语,将群岛王国语言尽皆视为邪恶魔法,感到恐惧、鄙视。

文字

据说文字由符文师傅发明,他们是群岛王国首批伟大巫师,或许为了保留太古语,而发明文字。龙没有文字。

地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字:真符文,与符文文字。

群岛王国的真符文包含创生语字词。真符文不仅是象征,更是创因:可让事物出现、令某桩状况发生,或实现某事件。写出此符文便是行动,行动的力量则依客观环境而定。大多数真符文只出现在古籍与智典中,只有受过专门符文训练的巫师才会使用。不过,其中有多种经常使用,连未经学习的一般人也非常熟悉,例如:写在门框上保护房子免遭祝融的符文。

真符文发明很久之后,发展出一套与之相关却不带魔法的符文文字,用于撰写赫语。这种文字影响现实的能力与任何文字并无二致,换句话说,影响力虽然间接,却也可观。

据说,兮果乙最初在风中以火写出真符文,因此真符文与创生语在同一时期出现,但此说可能有误,因为龙不使用真符文,即便识得,也不会承认。

每个真符文都有其含义、言外之意,或特定范围的意义。赫语多少可予以定义,但这么说比较好:这些符文不完全是文字,而是咒语或行动。然而,真符文必须存在于太古语句,由巫师说出或写成,不能以陈述句呈现,须带有行动意图;施咒时还须辅以声音手势。满足这些条件后,文字或符文的力量才会完全释放。

须书写记录时,咒文皆以真符文写成,偶尔也混入赫语符文。书写真符文,就如同说太古语般,保证所说必为真实——是人就须遵守。人无法以太古语说谎,龙却可以——至少龙是这么说。如果龙说谎,岂非证明它们所言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