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月阴历十三(第2/5页)

的年糕叫键鼻神饼。据说只要家里的人在夜里吃了这年糕,就能身强力壮。

仓库和储藏室的老鼠,也要为它们供上年糕。这叫作嫁子饼,各供上两块。

另外,也会供奉年糕给狼。

将切成一块块的年糕用稻草束包起来,绑在山脚下的树枝等处。

这叫作狼饼。此外还有狐狸饼等。

二百八十

小正月的活动中,有叫作“呼鸦”的。

将切成小块的年糕放进木量斗,趁着还有天光的时候,叫孩子们拿着去喊乌鸦。

村中各处都可以听到孩子们的歌声:

乌鸦来呵

给你红豆年糕吃

快来呵

鸦群就会不知从何处飞来。

那景象就好像乌鸦也知道这一天,等着听到呼唤一样。

二百八十二

小正月会挂上“八稻草人”(译注:原文作“ヤツカカシ”[yatsukakashi],无汉字)

这是一种驱魔仪式,叫作封窗。

将嫩栗枝裁成五寸长,穿上切成小块的年糕、鱼、昆布,等等,再插在房屋的入口或窗户等处。

二百八十三

小正月也会做一种叫“拖海鼠”的活动。

用绳索绑住马鞋(译注:以稻草、皮革或和纸制成,保护马蹄的鞋子)拖曳,在房屋周围还有屋内缓步前进,并一边大喊:

“海鼠大王驾到,田鼠大王换领土!”

这是驱逐田鼠的咒法。

二百八十七

小正月的活动里,“稼鸟”(译注:原文作“カセギドリ”[kasegidori],无汉字。形态与东北地方的奇祭“加势鸟”[kasedori]相似)活动是最为粗暴的。

这是模仿鸡的活动。

不是各家举办,而是整个地区的活动,因此需要全村讨论决定。依照商议结果,每户派出一名年轻人,依聚落编成总共二三十名的小组。

年轻人肩部绑上用稻草做成的蓑衣“奇态”(译注:原文作“ケンダイ”[kendai],无汉字。语源不明),头戴白色斗笠,各个手持棒子。棒子前端或中间绑上稻草段。

各组人马打扮成这种模样,攻入村中的富裕人家,索求年糕。而且不会在自己的聚落行动,一定要攻打别村。同时他们还会另设迎击小队防备,以埋伏其他村子的稼鸟。

稼鸟首先攻向邻村的代表性富家,所有的人一起在屋檐下弯腰,模仿鸡的动作,然后将带来的五升大量斗掷入屋子里。

规矩中,被掷入量斗的人家,必须装满年糕后再端出来。但这时要用镰刀割下量斗一角再归还。这叫作“割量斗”。

不过稼鸟无法轻易得到拿出来的年糕。

因为遭攻打的富家所在的村子年轻人,会用浅盆装水泼稼鸟的头,不让他们得逞。

以泼水为信号,打斗开始。

就这样不断地重复,赚取年糕(译注:日文中的赚取[稼ぐ,kasegu],可能就是稼鸟的语源)

此外,当不同聚落的稼鸟在街上狭路相逢,也会发生打斗。

碰上的时候,双方要先弯腰模仿鸡的动作,然后再开打。打赢的话,就可以抢走输的一方得到的全部年糕。

听说现在因为警察会管制,所以没有过去那么热闹了。

二百八十四

同样在小正月这天,会进行打果树的活动,祈求结果丰收。在远野地方,把这称为“持切”(译注:原文作“モチキリ”[mochikiri],无汉字)

首先,一个人用斧头敲打院子里的树干,说:

“不结好果子,就把你砍掉。”

另一个人则应答:“我一定会结出好果子,请高抬贵手。”

二百八十五

立瓠的仪式,是在栗树枝插上削细的胡桃嫩枝,绑上马鞋等吊挂起来。

这是用来祈祷当年的瓠瓜和南瓜丰收的。

这也是小正月的活动之一。

二百八十一

小正月到了向晚时分,当夕阳将雪景染得一片艳红时,家家户户就会开始进行“弥六郎”(译注:原文作“ヤロクロ”[yarokuro],无汉字)仪式。

该户家长拿着装了豆壳、荞麦壳等的量斗,一边撒,一边从玄关到大门口往返三次。

这时要高声唱着:

弥六郎飞来了,金钱财宝也飞来了。

是有马的大人吗?还是有牛的大人?

豆壳热腾腾,荞麦壳也热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