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夜】目竞(第3/11页)

鱼前后左右上下、无拘无束地生活。

自由自在,不受万有引力或正面束缚。没有烦杂的观念。

什么都没有。

是自由的。

人们常用鸟比喻自由。

确实……在天空飞舞的鸟乍看很自由,但鸟并非飘浮在空中。鸟不是飘浮,而是飞翔。鸟如果不努力振翅,就会摔落。就连滑翔,也一样是缓缓地在往下坠落。

结果还是违抗不了重力。

为了上升,必须振翅。起飞需要足以飞起的力量。乘风飞翔之前,必须维持住起飞的力道。

虽然没有自觉,但鸟一样是付出努力才能飞翔的。

不,鸟是在违抗重力,因此在天空飞翔这个行为就不自然吧。鸟飞与虫子飞不同。一吹就飞走的虫,与鸟的质量相差太远了。

所以他不由得认为鸟是勉强在飞的。

而且鸟并不是天生就会飞。从孵化之后到飞翔,需要花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雏鸟还会练习拍翅。

那令人不敢恭维。

如果是必须修炼才能办到的事,干脆别做了。

努力、修炼这些行为……不合他的喜好。

再说……

鸟就算待在地面,也过得下去,并不是说不飞就会死。只要有饵食,即使不飞,也死不了吧。既然有办法过下去,何必勉强去飞呢?

鸟又不是从出生到死亡,都一直待在空中。

空中没有鸟巢。鸟睡觉的时候,也不是飘浮在半空中。

但鱼自出生就在水中,然后死在水中。

鱼从鱼卵或母鱼身上被放入水中,所以从出生的瞬间,就非游泳不可。接下来一辈子都不断泅泳。据说有些鱼如果停止游动就会死掉。

即使停下来或是入睡,也一样是在水中。

四面八方,自由自在地游动。行进的方向总是前方。

单纯、明快。

而那双眼睛就象征了它们的单纯与明快。

从侧面看到鱼的那一天开始,他就一直喜欢鱼。

鱼是怎么理解从那双眼睛——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的?鱼是怎么看世界的?

想要……鱼的眼睛。

榎木津礼二郎心想。

2

礼二郎注意到那些,大概是五六岁——或许更早一些的时候。

其实他不太了解懂事指的是怎样的状态,不过当他懂事时,应该就已经发现了。

礼二郎看到的景色似乎与他人不同。礼二郎生活的世界极其混乱,复杂,形状不定,一片混沌。物体、人、建筑物和景色都是双重甚至三重,不在那里的东西、在那里的东西、在那里的人、不在那里的人,所有轮廓都是暧昧模糊的,浓稠地混合在一块。

或许年幼的礼二郎认为世界非常可怕。

听说礼二郎小时候喜欢动物,长大之后依然如此。无论狗或猫他都喜欢。软绵绵的野兽,他大致都喜欢。但据他父母说,碰到猫、乌龟、寄居蟹时,他的喜欢非同寻常。

他认为,那是因为那些东西的轮廓看起来较为明确。

现在他还是喜欢猫,但乌龟就没什么感觉;至于寄居蟹,完全不在他的关心范围内。寄居蟹长得有点像他最痛恨的灶马,所以或许反倒属于讨厌的一类。

不知为何,动物他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因为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才会想摸摸看。一摸就感到安心。因为可以确定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是同步的。

会注意到那些,也是因为动物。

年幼的礼二郎发现,也有些动物没办法看得很清楚。模模糊糊的动物没办法摸到,也就是说……

不存在于那里。

物品也是一样的。

有些东西可以摸,有些东西摸不到。

摸不到的东西不在那里。只是看得见,但不存在。

自己看得见不存在的东西。而不存在的东西,别人看不到。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只看得到存在的东西。

不……

礼二郎很快地学习到,不存在于那里的东西,即使想看,似乎也看不见。

——不对。

不是这样。不是看不到,是不存在。所谓物体,一般都存在所以看得见。不存在的东西根本就看不见,因为不存在。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对此并不感到理所当然的人——礼二郎这样的人来说,要弄清楚这一点,并不是件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