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第4/22页)

阿默舍姆区以西某处,克鲁利在夜色中疾驰。他一只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随便抓起一盘磁带,试图把它从易碎的磁带盒里揪出来。一束车灯的光芒让他看清这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四季》。舒缓的音乐,正是他需要的。

克鲁利把磁带捣进车载音响系统。

“哦该死哦该死哦该死。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我?”他喃喃自语道。皇后乐队的熟悉旋律席卷而来。

突然间,乐队主唱弗雷迪·墨丘利对他说道:因为这是你应得的奖赏,克鲁利。

克鲁利心底暗骂一声。利用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是他出的点子,下界仅此一次接受了他的建议,但一如既往地搞错了方向。克鲁利希望说服他们接入通信网络,但地狱方面只是随随便便地切进他正在听的任何东西,并将其扭曲。

克鲁利咽了口唾沫。

“感激不尽,大人。”他说。

我们对你寄予厚望,克鲁利。

“谢谢,大人。”

这很重要,克鲁利。

“我知道,我知道。”

这是重中之重,克鲁利。

“交给我吧,大人。”

这是我们目前的工作重点,克鲁利。如果它出了岔子,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倒大霉。包括你,克鲁利,特别是你。

“明白,大人。”

你的指示如下,克鲁利。

转瞬之间,他就都知道了。克鲁利讨厌这样。他们明明可以直接告诉他,干吗总是突然间把冷冰的信息直接灌进他的脑袋?按照指示,他必须把车开到一家指定的医院。

“我五分钟就能到,大人,没问题。”

很好。我看到一个人的侧影胆小鬼胆小鬼你会不会跳方丹果舞[4]……

克鲁利一巴掌拍在方向盘上。本来情况挺好,最近几个世纪,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反正就是这么回事,你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他们就突然把世界末日大决战扔到你脸上。世界末日大决战,世界之战,末日之战。天堂对地狱,三回合,至死方休,不准投降。就是这样。再也没什么世界了。这就是世界末日的定义。再也没什么世界了。只有无尽的天堂或是无尽的地狱,全看胜利者是谁。克鲁利不知道哪种结局更糟。

好吧,当然,从定义上说,地狱更糟。但克鲁利还记得天堂的样子,很多地方都跟地狱差不多。首先,在这两个地方你都没法好好喝上一杯。另外你在天堂产生的无聊感,几乎和在地狱产生的兴奋感一样恐怖。

但此事无从规避。既然身为恶魔,就别想有什么自由意志。

“……我不会放你走(放他走)……”

好吧,至少不是今年。他还有时间做些安排。比方说,把长线股票脱手。

克鲁利胡思乱想着,如果把车停在这儿,停在这条又黑又潮、荒无人烟的大路上,把篮子拿出去,抡上一圈又一圈然后撒手,那又会发生什么事……

某些恐怖至极的事,绝对没错。

他曾是个天使,也没打算堕落。他只是交了些坏朋友。

宾利车在黑暗中疾驰,油表显示为零。六十多年来,它一直显示为零。做恶魔也不全是坏事。比如说,你不用买汽油。克鲁利只买过一次汽油,那是在1967年,为了得到免费的詹姆斯·邦德挡风玻璃子弹孔贴画。他当时特别想要。

后座篮子里的东西开始号哭,就是那种新生儿才会发出的空袭警报声。高亢。无词。而且古老。

扬先生心想,这是家相当不错的医院。如果没有那些修女,这里也会相当安静。

他挺喜欢修女的。你知道,他可不是个左脚汉[5]之类的人物。绝对不是。说到逃避参加教堂礼拜的问题,他每周固定逃避的都是正儿八经的英国国教会,比如圣塞西尔教堂和诸天使教堂什么的。别的教堂,他连做梦都没想过。其他教堂的味道都不对头,下有地板光洁剂,上有可疑的熏香气息。在他灵魂的皮质扶手椅深处,扬先生知道上帝会为这种事感到羞耻。

但他还是挺喜欢看见修女们的,就跟他喜欢看到传教组织基督救世军一样。他们总让你觉得万物各安其位,始终有些人在努力把世界保持在转轴上。

但这是他头一回碰到圣贝利尔唠叨修会。

(克拉科夫的圣贝利尔·阿蒂库拉图斯,据称于五世纪中叶殉教。根据传说,贝利尔是一位年轻女子,被迫下嫁给异教徒凯斯米尔王子。在婚礼当晚,她祈求上帝加以干预,并隐约觉得可能会长出奇迹般的胡须。实际上,她还特别预备了一柄女用象牙把小剃毛刀,用以对抗这难以预料的事体。但上主赐予贝利尔的是奇迹般的唠叨本领。她会一刻不停地把心中所想全都唠叨出来,可以做到不吃不喝,甚至不用换气。尽管逻辑混乱,但的确是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