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吸血鬼(第21/25页)

施雷克的吸血鬼形象可能要归因于考格林庄园,而不是斯托克小说中华丽高贵的贵族。格拉夫·欧拉克伯爵(Graf Orlock)是一个憔悴消瘦的人物形象。他秃头,稍微有一些驼背,嘴里长着吐出来的獠牙,还有长长的像爪子一样的指甲。

这部电影大量借鉴了小说《德拉库拉》的内容,而它失败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制片人和作者没有得到斯托克的许可,佛洛伦斯·斯托克(Florence Stocker,布莱姆·斯托克的遗孀)就此立即提起了法律诉讼。

这个侵犯版权的案子最后判普拉那电影公司败诉,佛洛伦斯被罚巨额赔偿。在制作完这一部电影之后,电影厂就宣布破产了。但是,这部电影却被很多人认为是早期恐怖电影中的杰出作品。

德拉库拉:电影公司

环球电影公司

美国环球电影公司在1931年发行它们自己版本的《德拉库拉》时非常谨慎。导演托德·布朗宁(Todd Browning)拿到了所有需要的许可,还刻意去选了一位他认为最适合这部电影的演员。这个演员就是罗马尼亚的贝拉·卢戈西(Bela Lugosi)。

卢戈西出生在奥匈帝国的卢戈(Lugos,现属罗马尼亚),他有很重的匈牙利口音,布朗宁认为这非常适合吸血鬼伯爵这个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卢戈西成为了吸血鬼的典范,充满了东欧的恐怖和贵族的邪恶。他所扮演的版本跟斯托克理想中的伯爵很接近。他不那么憔悴,更像是一个人,但他塑造的德拉库拉形象还是让人感到一阵凉意。

就像布朗宁曾经设想的,他浓重的口音给这个角色增加了一丝恐怖的气氛。当听到城堡外面的狼嚎时,谁能忘记他的声音:“夜里的孩子们,他们组成了怎样一种音乐啊!”或是“我从来不喝—酒。”

尽管有这些真实的形象,但布朗宁还是大胆采用了符合美国观众的脚本。例如,拜访德拉库拉城堡的是兰菲尔德(Renfield),而不是乔纳森·哈克(Jonathan Harker)。但书中正好相反。

然而,正是由于卢戈西这一阴郁的形象,这部电影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际上,它带出了一系列被我们称作“魔怪电影”的电影,卢戈西也成为一名领先其他像鲍里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和朗·钱尼(Lon Chaney Jr.)的魔怪演员,他们都曾在20世纪30、40年代因为出演恐怖电影而名声大噪。

汉默电影公司

另一个伦敦出生的演员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也总是被与吸血鬼伯爵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或60年代早期,卢戈西挑逗、精致的形象开始让人有些厌烦。

一个新的、有活力的战后时期需要一个更加可信的挑战。克里斯托弗·李坚定地要在英国以外的电影厂创造一个理想的现代吸血鬼形象。1935年,一个叫恩里克·卡列拉斯(Enrique Carreras)的西班牙人和原来是演员的威廉·海斯(William Hinds,艺名叫威廉·汉默)在伦敦创立了唯一电影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们又成立了分公司,海斯任董事长,公司名叫汉默电影公司。新公司负责恐怖和超自然类的电影,主要针对英国市场,但也向其他地方发行。克里斯托弗·李—他母亲的祖上是查理曼大帝(Emperor Charlemagne)—出演过很多部恐怖电影,1965年在汉默电影公司的电影中扮演了另一个恶魔人物—傅满州(Fu Manchu)。1966年,他又出现在电影《德拉库拉》(Dracula)和《黑暗王子》(Prince of Darkness)中,都是扮演吸血鬼伯爵。他那严肃的贵族形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奠定了后来所有电影的基调—其中很多都是由克里斯托弗·李本人扮演德拉库拉伯爵。克里斯托弗那邪恶的贵族形象非常完美,他在屏幕中强大威严的形象给这个角色增加了一丝恐怖的气氛。在多数电影中,就像斯托克的小说一样,亚伯拉罕·范·海辛(Abraham Van Helsing)教授由另一个出生在萨里郡的英国人彼得·库欣(Peter Cushing)扮演。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他们两人在一系列这样的电影中互相斗争,在大众的思想中几乎成了正邪两派的代表。在汉默电影公司倒闭很久以后,它的子公司太伯恩(Tyburn,这是伦敦一个公共刑场的名字)也破产了。库辛在战争系列电影中(克里斯托弗也有参演)扮演了总将军莫夫·塔金(Moff Tarkin),而克里斯托弗最近在《指环王》(Lord of the Rings)中扮演了邪恶的白袍萨鲁曼巫师。无论如何,他们的电影形象还存在于无数的吸血鬼电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