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5/13页)

仲院长与黄一平是老朋友。当年,黄妻汪若虹在医院工作多年,得到仲院长的许多照顾与关心。后来,黄一平跟随冯开岭当了秘书,也就投桃报李,为医院的医务大楼建设提供了很多帮助。再后来,冯开岭准备竞争阳城市长,需要在民主推荐、测评中增加票数,黄一平又出面请仲院长在卫生系统做了工作。因此,相互之间的友谊不是一般牢固。不过,黄一平还是反复交代仲院长,不要把自己过问这件事的情况告诉任何人。

经过如是一番工作,“419”专案组很快理清了事故脉络,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从而为接下来的深入调查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效防止别有用心者从中插手作伪。当然,这些都是在严格保密状态下进行。至于交警那边对事故的定性处理,依旧按照其既定程序照常运作。而且,也正是有后者的掩护,专案组的行动才更加隐蔽。

专案组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事故原因,到底车辆先撞电线杆后燃烧,还是先发生自燃再撞击了电线杆?这个疑问的解答,是确定出租车是否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关键。

为了得出绝对准确的结论,黄一平采取了双保险:一方面,通过阳城驻军,从军区装备部请来了军内有名的汽车、机械方面的专家,对那辆面巨全非的残骸进行“会诊”。另一方面,托请在省城担任公安局副局长的同学,求助于当地的痕迹专家,对现场痕迹进行鉴定。最终,两方结论汇总起来居然不谋而合——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汽车自燃失控,然后才撞击电线杆。而且,两方专家分别从残骸和现场找到了关键证据。

关于汽车自燃的原因,军队专家根据不同部位的燃烧程度,也作出了比较肯定的结论,认为确是发动机漏油所致。

为使结论得到更加有力的证据支持,当夜,黄一平悄悄通知花大明:“不要告诉任何人,赶紧把车开到市区来,在高速出口处会有一个穿风衣的中年男人,你把车交给他,然后他会用另外的车送你到一个地方休息。任何人问到你的去向,就说有客人出长途了。使用你汽车期间的所有损失,会加倍偿还。”

花大明的那辆车,被几位专家拆了个七零八落,最终证实问题确实出在发动机上。该车发动机缸体密封性差,油汽管道材质也不过关,多重因素导致漏油及至燃烧,属于严重的质量问题。

通过公安系统的报警平台,专案组查阅了近年海北县这批出租车的报警记录,发现漏油自燃现象并非个案。包括这起事件,同批车辆已经发生过十六次火险,其余所幸发现、报警、扑救及时,才未酿成大祸。

这些发现,证实花大明等海北司机反映的情况属实,汽车质量问题应是铁板钉钉。

接下来的查证,方向与巨标皆很明确了。

37

带着事故相关资料与专家认定的结论,专案组马上派人前往厂家取证。

海北这批出租车的生产厂家,坐落于北方某省的一个中等城市,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这种品牌的汽车,在北方地区销路还算不错,南方则很少有人问津。N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省内就有数家汽车企业,周边省份、尤其是相距不远的上海,也有不少知名品牌的汽车,且高、中、低档次均有多种不同的品种和型号。过去,阳城境内的城市出租汽车,一般都在本省或周边地区选择。海北县的四百多辆车,舍近求远选择这种偏冷的牌子,显然有点令人费解且不合常理。

汽车生产厂家看了案件资料,特别是车毁人亡的照片惨状,又知道是阳城市委专案组来核实情况,自然不敢隐瞒什么,马上就说出了全部真相——

该批汽车的买主是N省的东方贸易公司。由于批量较大,这批车辆是按照买家要求定制。按照标准配置与定价,该车市场标价十七万元左右,应当配备进口发动机、真皮座椅、品牌空调和音响。然而,前来洽谈购买汽车的经销商,却出乎意料地提出更换部分配置,只需配备某指定的国产发动机,座椅、空调、音响也另外指定了品牌。更为奇怪的是,经销商指定的发动机,似乎也不是生产厂家的正宗品牌原装,而是李代桃僵的水货。起初,汽车厂家对这种要求表示不能接受,主要是担心一旦出了问题说不清楚,影响自身声誉且负不起责任。可是,经销商此前与厂家多有生意往来,此次报出的采购数字又颇有诱惑,而且声称后边还有更大的生意。加之,他们再三保证,汽车出厂后发生任何问题,均无需厂家负责,甚至还写了书面保证。如此一来,汽车厂也就顺势睁只眼闭只眼了。据厂家测算,如此配置的汽车,每辆下浮五万元当是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