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走自己的路(第7/9页)

原来玲玲提议丈夫把那位张敬原科长调到周围别的市里,作为交流干部。凭贾士贞在省委组织部时的关系,以及现在的职务,和别的市交换一个副县处干部是不会有问题的。贾士贞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才说让玲玲不要管他工作上的事,固然他能这样做,但是张敬原不符合交流干部的条件。如果他这样做了,那就是一种欺诈行为。他不能为了一个张敬原,把原则丢了,当一个不称职的市委组织部长。

玲玲一肚子不快,她觉得丈夫越来越陌生了,心想,如果你贾士贞不到西臾来当市委组织部长,也许人家张敬原早就当上副县级干部了。许多人就是因为一个领导的突然到来而有了机遇,不是吗?某人在这个地根本不可能提拔,来了个新书记却是他的乡学、老乡或者亲戚,转眼间就被提拔了,而张敬厚、庄同高则因为贾士贞的到来把到手的副县处级丢了。这事不是明摆着的嘛!但玲玲没有和丈夫争辩,翻了个身,闷闷不乐地继续想着自己的心事。

四十一

第二天一早,贾士贞准备去下臾县参加乡党委书记直选大会,刚上了组织部的楼梯,就看见市教育局长缪斯平已经等在他的门口。这时贾士贞才想到公选县处级干部的考试只有六天时间了,教育局长主动找上门了,贾士贞很是感动。

缪斯平便把有关考场的准备工作详细作了汇报。至于监考老师问题,按照每考场两个监考老师计算,共需一百三十名老师。教育局已经召开各学校校长会议,要求各学校在两天内把监考老师的名单报到教育局。

听完汇报,贾士贞提出几点意见,考场准备和室内桌椅检查均由各学校负责,考试前一天他将和市教育局领导全面检查一次。考试的组织领导由组织部和教育局、各学校一把手校长成立领导小组,贾士贞任组长。同时按考场位置分布设立三个片,各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监考老师确定之后,在教育局会议室召开一次会议,贾士贞到会讲话。

缪斯平走后,贾士贞立即给鲁晓亮打了电话,问他那七十名警察确定了没有。鲁晓亮说已经落实妥当,三天后把他们集中起来开会。

打完电话,贾士贞的心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西臾市即将通过考察干部们的真才实学,来产生四十八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不靠关系,不靠跑,不靠要,不靠送。无论有些人如何指责他,如何咬牙切齿地痛恨他,他都觉得,他无愧于组织部这样的权力,无愧于西臾地区那么多支持他的干部,无愧于西臾六百万人民。

太阳渐渐坠落到臾山下,苍茫的山峰变得暗淡起来,满天红霞变成沉沉暮云,如同火焰熄灭后剩下了一堆灰烬。

贾士贞在苍茫的暮色中步出市委组织部的大门。他一个人走在市委的大院里,人们早已下班。偌大的院子里,偶尔才见到一两个人。他下意识地停住脚步,举目望了望这里的几幢大楼,这里是全市六百万人民的权力中心,这里发生的一切将会影响到全市人民的生活和未来。一个人活在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耀?但是作为这样一个权力的拥有者,没有什么比声誉更为更要的。

贾士贞回到宿舍,看见玲玲早已把晚饭准备好了。而岚岚一见爸爸回来了,立马牵起爸爸的手。贾士贞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两下说:“爸爸快抱不动女儿了!”

一家三口坐在餐桌旁,享受着天伦之乐。贾士贞觉得自从调到西臾之后,这种生活越来越少了,夫妻分别那么长时间不能见面,有两次回省里开会,都是匆匆地去又匆匆地赶回来,就连玲玲探亲这点时间,还得应酬各种关系。玲玲说:“这世间不知怎么回事,从古至今,人人梦寐以求想当官。我现在想知道这官哪来得那么大的诱惑力,你看你这官当的,有哪一天是安安稳稳地度过?”

贾士贞狼吞虎咽地大口大口地向嘴里扒饭,他的这种吃饭习惯是到西臾之后才养成的。否则,正在吃饭时,有人来了,客人坐在那里,你能慢腾腾地吃饭吗?

说来也怪,就在这时,有人敲门了。贾士贞看看玲玲,有些尴尬地笑笑,只好放下碗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