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分歧(第4/6页)
侯向看看大家,说:“现在继续开会。同志们,我们的常委会开得很好,大家充分发扬民主,研究干部,就是要听取大家的意见,说明我们常委班子是团结的,民主的。刚才关于梅岭市委书记的问题,由于特殊情况,临时请组织部拿出方案,我想请省委组织部根据省委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你们的意见,再交常委讨论。现在请钱部长发言。”
钱国渠手里拿着江彪的考察材料,反复看了看,说:“各位书记,各位常委,刚才常委在讨论梅岭市委书记时遇到了特殊情况,常委会休会二十分钟,让我们组织部拿出方案,随后,我们进行了认真讨论,全面考虑,我现在把江彪同志的情况再给大家汇报一下。”
侯向看看钱国渠,显得有些不耐烦,但钱国渠仍慢条斯理地一字一句地念着江彪的简历。最后放下手里的材料,说:“我们认为江彪同志在地市级领导岗位任职时间比较短,而且没有独立统帅全市工作的经历,所以我们的意见是:江彪同志任梅岭市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侯向瞥一眼钱国渠,那目光带着几分轻蔑和隐晦。蒋习宇先是微微地点点头,后又轻轻地摇摇头。几位副书记和常委们也同时相互看看。这样沉默了好久,室内静得有些让人恐惧,空气稀薄得让人感到有些窒息。贾士贞第一次见到这种让他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场面,他轻轻地做了一次深呼吸,他怀疑官当大了,需要的氧气也比普通老百姓多,他真的害怕这种气氛,巴不得马上逃离现场。余光偷偷地扫一下驼副部长,驼副部长的表情是别样的,显然和侯书记,和钱部长,和常委们都不一样。驼副部长似乎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发生似的。
不知过了多久,侯向又发言了:“关于江彪任梅岭市委书记一事,我并不是一定坚持我的意见,我作为省委书记,可以决定任何重要人事的任免。党委干部的任免,又不是人大、政府的干部,不需要提交人大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我们的干部管理到目前为止还是党管干部。我不是不民主的省委书记,何况组织部的意见也基本和我的意见是一致的,说明省委的意见是正确的。那就这样决定了吧!请各位表态。”
蒋习宇说:“我同意组织部的意见!”
两位副书记同时说:“同意!”
其余几位常委都说:“同意!”
这时贾士贞看看驼铭,驼铭迅速把目光移开。贾士贞在记录省委常委结论一栏里犹豫了片刻。通常情况下,在这种时候,是要全体常委进行表决的,有多少人同意某人任市委书记,有多少人同意副书记主持工作。可是不知为什么侯书记没进行这样的程序。也许是侯书记的疏忽,或许是……贾士贞是不是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像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那样呢。
下班时间已经早过了,常委会继续休会,大家去省委招待所就餐,晚上七点三十分继续开会。
这时,这群决定莫由省六千多万人民命运的头头们,陡然间换了一副面孔,侃着那些不着边际的话题,迈着四方步子,出了常委会议室,把刚才那些纷争和不快全都装进“宰相般”的肚皮里了。
每个秘书上前接过领导的黑包,打开车门,一辆辆轿车按照职务高低排着队缓缓朝省委大门驶去。
钱国渠等到最后,和驼铭、贾士贞一同下楼,卜言羽迎上来接过钱国渠的公文包,他正要上车时说:“老驼、小贾,我们去培训中心吃晚饭!”说着钻进奥迪轿车。
卜言羽接通了培训中心经理的电话,让他们马上准备一桌晚餐。
到了培训中心,新任经理肖晖迎上来了。
六人坐定后,钱国渠看看表,说:“肖晖,拿两瓶啤酒来,大家少喝点,晚上还要开会。”说着就笑了笑,“也算是压压惊吧!”
啤酒是苦涩的,晚餐是无味的,钱国渠虽然竭力显得很有涵养的样子,但不时地走神,目光时而阴晦时而深沉。大概贾士贞和驼铭都在想,不知晚上的会还会发生什么样僵持局面。这些常委们平日相互间都彬彬有礼,内心却隐藏着很深的杀机。过去大家一直认为侯向相当有权威的。今天,钱国渠第一个跳出来没有支持他的意见,而蒋习宇则进一步提出不同意见,当然在省委常委当中,也只有蒋习宇能够和他抗衡。但是,这党政一把手多年来合作一直是很默契的,也许那只是一种表象。看出常委们之间却各有各的想法。联想到最近社会上传说关于侯向可能要工作变动,而且传说种种,有的说要到上面去,有的说要到省人大去,为此,侯向在一次市委书记、市长、机关厅局长会议上十分含蓄地进行辟谣,表示中央已经暗示过,他还要在这个位置上再干一届。高层领导的心理是难以揣测的,但是,这次的分歧到底是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