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官位运作(第7/11页)
第二天,赵刚去接朱士强的时候,朱士强在车上就跟赵刚说起了要带他去教育局的事情。当时,朱士强两眼望着窗外,看似无意地说:“对了,有件事我要告诉你,我可能要调到教育局去工作了。昨天你爸和你岳父都给我打了电话,想让我把你带过去。你自己什么意见,愿意跟我去吗?”赵刚当然愿意去,就如实答道:“嗯,愿意。”
朱士强说:“嗯,愿意就好,我可能这几天就去报到,到时候你跟我一起过去就行。你的人事关系暂时先不动,以后慢慢理顺就是了。”
赵刚爽快地答应了一声:“嗯!”
4
教育局的全体员工对于朱士强的到任感到很意外,很明显,这个重要职位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大家猜到朱士强一定有着深厚的背景。更让他们意外的是,朱士强不但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司机。任凭是猪脑子也能想象出,这个司机肯定和朱士强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所以,没有人敢怠慢赵刚。
赵刚刚到教育局处事依旧十分谨慎,他知道,初来乍到一个新单位,很多事情还不知道深浅,为人处世必须低调才行。一段时间后,他就感觉到了大家对他的另眼相看。尽管总有人在背地里小声地议论着什么,不过几乎所有人见到他都很客气。赵刚就更加谨慎行事,见人都热情地打招呼。谁要是有了什么困难,他都热心帮忙,主动与人友好相处。久而久之,大家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就不再排斥他,将他视为自己人。
从到教育局的第一天起,赵刚就感受到了这个大单位与众不同的气魄。首先从办公楼来看,教育局就比计生局强了很多。计生局是在一座低矮的三层小楼里办公,人员编制也才只有几十个人而已。而教育局坐落在这个城市教育园区的显要位置,七层高的办公大楼显得气派十足,门口还有两个造型别致的石狮子,体现出了一种别样的威严。整个教育系统共有教职员工两万余人,下辖各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数十所,光教育局机关就有数百工作人员。教育局和计生局相比,就好比凤凰比乌鸡,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最关键的问题是两个部门的经济实力也大不相同。教育系统每年能拿到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就达数千万,而计生局能有十万就已经不错了。所以,教育局长在这个城市里俨然就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一句话就可以决定所辖各个学校的领导任免,可以主宰系统内任何一个教职员工的命运前程。教育局长在这个权力帝国中,就是一个土皇帝,而局长司机则是皇帝身边的左膀右臂。
关于这个问题,赵刚开始时意识得并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不自觉地感受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权力的中心。毕竟他步入官场的时间还不长,以前在计生局也是浅尝辄止,有些认识还不深刻。官场就好比是一个人性的再造机器,无论是什么样的性格,来到这里,时间久了,都会变成另外一副样子。每一个步入官场的人,都会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任凭他再有棱角,也会逐渐被磨平。赵刚正在经历着官场的打磨。
其实,朱士强就任教育局长压力还是很大的,毕竟他也是力排众多竞争对手,最终脱颖而出。至于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动用了多少关系,这是他永远都要守住的秘密。现在他面临的问题是,一定要烧好自己的“三把火”,否则会有很多人看他的笑话,包括那些竞争对手们。
没到教育局就任之前,朱士强就听说过,教育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单位。单位的领导班子不和,经常闹矛盾。加之摊子大了,难免会有很多突发事情需要处理。朱士强必须拿出魄力来,踢开这难踢的“头三脚”。
不光是外人在看着朱士强,教育局内部的广大干部职工也都在看着他。中海市教育系统的问题很多,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个别地方浪费很大;基础教育投入不够,教学环境和质量有待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跟不上,尤其是偏远乡镇,老师收入非常低,影响工作积极性……
朱士强明白,要想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还得从源头上开始整治,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很快,朱士强就开始烧起了他的第一把火。朱士强先和局党委各领导成员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在谈话的时候,朱士强尽可能地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每一个人,试图从他们的言行洞悉他们的内心。事实上,这种方法很奏效,谈完一轮下来,朱士强很快就找到了矛盾的焦点。主管党务纪检工作的副书记徐向友和主管后勤工作的副局长付中强矛盾很深,他们曾在公开场合互相指责、谩骂攻击,矛盾已经激化到了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