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喜甲鱼的果真“王八” 副省长考察为提携(第14/15页)

李明桥吩咐卫振华,让他联系刘东福,限他在10分钟之内,赶到自己办公室。

这次,刘东福没敢怠慢,10分钟之内准时赶到——李明桥虽然只是代县长,但怎么着也是县政府这边的主官,更何况,代县长铁定会成为县长,只是迟早的事情。惹恼谢慕华,刘东福没怎么在意,一个女流之辈,又是副职,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关键是不能惹恼李明桥,惹恼了这个主,不怎么好玩,他知道新来的这个代县长,霸气着呢。不过,刘东福还是比较乐观,自己好歹也是省内著名企业的老总,县政协的副主席,李明桥就是想替谢慕华出头,也不会把自己怎么着吧。

没想到,等待刘东福的,却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

当着谢慕华的面,李明桥狠狠地训斥了刘东福一通。

他是真火了,甚至还拍了桌子。

李明桥说:“你刘东福还是不是共产党的干部?蓟原酒业什么时候成了你刘东福的‘家天下’了?怎么着,县政府就管不着你了?慕华同志就管不着你了?”

一看李明桥的架势,刘东福就知道坏了,事情闹腾大了,不是自己给副县长谢慕华脸子那么简单,自己有可能撞疼这位代县长的某根神经了。他没敢说话,只是在李明桥喘气的间隙,嘴巴里唔唔两声,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唔唔些什么。

临了,李明桥问了刘东福两个问题:

第一, 蓟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还是不是蓟原县政府所属的国有企业?

第二, 国家明令在年底前必须完成的国企改制事项,文件上虽然规定,购买对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法人代表,但是,以蓟原酒业的实际情况,是不是非得卖给他刘东福本人?

刘东福这下傻眼了。

国企改制,为了企业的平稳过渡和稳定发展,通常情况下,完全国有企业和股份制国有企业,大多卖给了企业的法人代表,很少有卖给其他对象的。不光整个甯江省的情况是这样,全国的国企改制,情况也是这样。刘东福以为,蓟原酒业马上就会成为他自己的私人企业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蓟原县政府有可能不把酒厂卖给他。

文件规定是文件规定,何况,文件上说的明白,是同等条件下优先法人——如果不是同等条件呢?如果有人出的价钱,比他刘东福出的价钱更高呢?蓟原是矿区,有钱的煤老板多了去了,不排除县政府为了谋求利益,以更高的溢价,把蓟原酒业公司卖给出得起价钱的其他煤企老总。

想通这一点,刘东福悔得肠子都青了。如果世上可以买到后悔药的话,他刘东福情愿管谢慕华叫姑奶奶,用八抬大轿把谢副县长抬回公司去。他压根不敢想象:假如县政府不让他刘东福参与竞拍蓟原酒业的话,自己会是什么样的下场?专职当一个赋闲养老的政协副主席?

这显然不是刘东福愿意看到的结果。他在蓟原酒业干了整整32年,从最初的调酒师干起,后来当生产科科长,再后来当副厂长、厂长,成立公司的时候,又当总经理,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了酒厂的生产经营上。正是他刘东福的苦心经营,才让蓟原老白干系列白酒,稳居甯江省中高档白酒市场的龙头老大——相邻省份生产的白酒,根本就进入不了甯江的市场。他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功劳,但在酒厂干的这几十年里,用“兢兢业业”来形容自己,丝毫不为过。

现在,事情很明了:如果李明桥不同意刘东福竞拍蓟原酒业公司,那刘东福肯定就没有参与竞拍的资格,拒绝他参与竞拍的理由,蓟原县政府可以找出一千条、一万条,甚而至于,在酒厂改制之前,把他调离目前的工作岗位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他现在确切的身份,还是国家干部。

同样的道理,即使县政府同意他刘东福参与竞拍,如果没有政策性的倾向和照顾的话,那他刘东福也竞拍不下来。首先,刘东福没有那么多的钱,他充其量只能筹一小部分,大部分资金,还得指望县政府依据政策,支持他从银行贷款。想想看,如果县政府开列的条件不向他倾斜,能够拿出大笔真金白银的煤企老总多得是,他刘东福又算得上老几?

当然,县政府向他刘东福政策性倾斜的理由,同样可以找出一千条、一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