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官商合作 投其所好,摸清命门(第2/11页)
马砺峰说:“李书记说的是,要是放下了名利,就根本用不着屠刀了,因为不必相争了啊。”
沿着石阶上山,一路走走说说,倒也走得很快。山中浓荫匝地,鸟鸣啁啾,让人心旷神怡。平时,听惯了千篇一律的官腔,见惯了千人一面的官脸,此时来到大自然中,眼之所见,目之所及,处处生机勃勃,三个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轻松。
步行约百余步台阶,山势更加平缓,只见几幢高大威严的庙宇矗立在树丛中。一个中年和尚急冲冲地跑来,他大概就是马砺峰刚才说到的清隐和尚了。见到三人,和尚说:“阿弥陀佛,各位领导,小僧等候多时了。”
柏安民点点头,说:“好,清隐啊,每次到你们这里来,都让我感到静心啊。”又指着李非语介绍说,“这位是市委李书记,他是第一次上灵山,你一会儿向他好好介绍介绍灵山寺的历史。”
清隐向李非语说:“李书记,小僧有礼了。请各位领导到斋房喝茶。”
柏安民对李非语说:“等一会儿再喝茶吧,既然来了,我看还是先上炷香吧?”
李非语说:“对,上炷香,我还是第一次来呢。”
古刹梵音,清香袅袅。平常人们上香,支数都是单数,以三支为多,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进了大雄宝殿,清隐和尚拿起一束香,数了几支,然后递给了柏安民。李非语瞅了一下,是九支,看来“九”是柏安民喜欢的数字。九者,久也,当然是指长久了,官运长久,财富长久,平安长久。可见,柏安民上九支香是很有寓意的。
柏安民将香点燃了,先将三支插在香炉中间,然后将三支插在右边,最后将三支插在左边,动作娴熟,一气呵成。显然,他是个老香客了。在插香的时候,李非语看出他的口中在喃喃说着什么的。当然,那么小的声音,只有菩萨才能听得清了。
柏安民上完香后,李非语也来到香案前,拿起三支香,点燃了,虔诚地插在香炉内。李非语特地只拿了三支,是九的三分之一,当然不能和柏安民的支数一样,领导任何时候都是讲究等级的。如果不明智地拿了九支,享受和主要领导一样的待遇,那说不定就会坏了领导的兴致,甚至当场引起他的不快,这都是可能的。
马砺峰也来上香了,他不愧是个精明人,只上了一支。
上完香,出了大雄宝殿,大家都轻松些了。清隐将几位领导领到一间花木抚苏的偏殿,待三人坐定后,他从里间端出一只瓷坛。他一边泡茶一边说:“这是极品雾里青,贫僧早春保存的,市场上都是论克卖的,一克要四五百块呢。”
瓷碗里的茶汤浅黄明亮,清香扑鼻。一克就要好几百块,这么贵的茶叶,连李非语平时也没有喝过呢,难怪马砺峰说清隐这个和尚当得潇洒。再看看那边的茶几上,还摆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好茶!”柏安民赞道,“喝茶还是要心静,我喝过不少好茶,可是在办公室里也好,家里也好,就是喝不出这个味道。”
李非语应和了一句:“心静茶香,品茶和心情有关,另外,水质也至关重要,这茶可能是用山泉煮的吧?”
清隐说:“领导说得太对了,是清晨新汲的山泉水。”
趁着领导的高兴劲儿,清隐说道:“柏书记,还要拜托您一件事,这灵山寺的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书还没有办下来呢,还有寺庙的法人登记证,这两件大事还要请领导亲自过问一下。”
按照规定,宗教活动场所要经省宗教部门依法登记批准,发给登记证书。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同时办理法人登记,并发给法人登记证书。当初建庙时,因几名老干部反对,办证的事就缓了下来。难怪清隐这么着急,如果没有经过登记批准,灵山寺就是非法宗教活动场所,清隐自然更谈不上是什么合法的住持了。也就是说,如果灵山寺不被宗教部门登记,随时可能会被查封,清隐也随时可能出户。
柏安民“咕噜”一声吞了一口茶水,声音很响亮。他用碗盖轻轻拨弄着茶叶,说:“你说的事上次出了点小麻烦,下次再交个报告上来吧,我和宗教局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