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为市委书记视察紧急护驾 一块瑞士手表(第4/6页)

季海洋笑道:“这篇文章是我让侯卫东写的,他现在是委办副主任了,我准备让他逐步写一些文件,以后就可以参与大文件的制作。”

“难怪读起来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原来是侯卫东的手笔。他是学法律的,注重逻辑,文章从思路上没有问题。”祝焱略略沉吟道,“这一次济道林没有说明来意,我估计最有可能是两件事情。一是游宏的事,他在检察院里应该交代了一些事情,现在还不知道涉及县里哪些人,让人头疼啊;二是检察院杨卫革的事情,在检察院发生的投毒事件在检察系统中反响也很大,省里也知道此事。”

季海洋取出烟,道:“祝书记,抽一支。”

政法系统在益杨很特殊,从政法委书记到几位一把手,基本上都是上任县委书记留下的家底。祝焱出任县委书记以后,几次想动公检法几家的一把手,由于各方势力纠葛,便一直没有下手。这一次由沙州市纪委插手,祝焱借机发力,将公安局长换成了商游,政法委书记换成了蔡恒,再加上自己颇为信任的检察长李度,益杨政法系统的主要领导大体上搁平拣顺了。

按照哲学的观点来看,好事和坏事是互相转化的,祝焱对此深有感悟。他看着季海洋的香烟,摆了摆手,道:“别来引诱我,我正准备戒烟,先减少吸烟量,最后完全戒掉。这就和我们的改革一样,叫做渐进式戒烟。”

“祝书记,按您的意思,文章还是要加上游宏的事情,这是已经曝光的事情,给济书记汇报应该没有问题。只是杨卫革的事情是否在这里说?如果说了此事,检察院内部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

“济书记以前是沙州学院的副院长,对益杨情况并不陌生,相信他能看到我们在队伍建设、廉政建设中的努力,把杨卫革的事情加上去,我看没有多大问题。”

季海洋拿着稿子便回了办公室,他给文章润了润色,加了几句祝焱喜欢说的风趣话,便把侯卫东叫了过来。

“前面工作成绩部分还可以,但是问题部分有些单薄,你看要加上什么问题?”季海洋已经与祝焱进行了沟通,心里有底,有意考较侯卫东。

侯卫东看着被季海洋漂亮行书改过的稿子,心道:“自己的功力还是不行,一篇稿子被改了这么多。”

他仔细想了想季海洋提出的问题,道:“游宏是被济道林亲自双规的,这件事情恐怕不能回避。另外,杨卫革的家人在市委、市政府闹了很久,又不断写上访信,沙州纪委很可能也知道。如果汇报中不提这两件事情,我担心济道林会认为我们避重就轻。”

季海洋暗赞:“侯卫东蛮有头脑。”他点了点头,又问道:“既然有这个想法,为什么不在稿子中写出来?”

侯卫东老老实实地道:“这事的尺度不好把握,我拿不定主意,所以没有写上去。”

季海洋道:“你初次接触大材料,把握不了尺度,情有可原。以后拿不准可以来问我。这份材料基本上可以,你把游宏和杨卫革的事情加上去,要特别注意分寸。”

侯卫东回到办公室,又咬起了笔杆子,其间又被宣传部通知去开了会,到下午4点,才把文章交给了季海洋。

季海洋看了一遍,作了少量改动,然后在下面写道:“打印后送祝书记。”

侯卫东把稿子交给了任小蔚,心道:“季海洋应该与祝焱商量过此事,否则他不会毫不犹豫就签了字。以后我也要小心,多给季海洋汇报工作,千万要清醒。”

12月,北风翻越了岭西北侧的大山,直扑还算平整的沙州境内,使益杨的气温很快就下降到了摄氏五六度。在沙弯子,钱治国、侯卫东等人都缩在车内,眼睛盯着沙州方向。

由于济道林只是市委常委,与市委书记周昌全同志不能相比,所以,县委书记祝焱没有到沙弯子去迎接,而是由益杨县纪委书记钱治国带着副书记刘凯、委办副主任侯卫东,到沙州与益杨交界处沙弯子去迎接客人。

侯卫东坐着委办的机动桑塔纳,这是一辆半新不旧的车,车况还不错。行政科的人向来心机玲珑,凡是委办其他人要用这辆车,都得在侯卫东不用车的情况下才安排。一来二去,这车也就成了侯卫东的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