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了解对手就是了解自己(第8/13页)

“究竟怎么回事?”温启刚紧接着问。

“没事,什么事也没有。”领导突然仰起头,自顾自地笑起来,那笑让温启刚毛骨悚然。这位领导最终还是什么也没告诉他,不过,临别时送了温启刚一番话,“启刚啊,不是大家不帮忙,大家都有难处。你搞企业的,不懂我们这些人的困境。有时候,不让你讲话,半个字也不能讲,真不能。大家也急啊,可急有啥办法,只能憋着。憋着滋味不好受,真不好受。”说完,领导居然拍拍屁股准备走人。

走就走,他竟然把单也埋了。温启刚哪能让他埋单,一个劲往自己怀里抢,领导又说了一句话:“这个单还是我来埋吧,无功不受禄,你埋我羞啊。”

这话说得温启刚立刻哑巴了。他木讷地陪领导出了门,送他到车上,眼看着车子离自己而去,那根神经就是扭不过来。

从他到内地以来,跟领导喝茶吃饭,啥时他们主动埋过单?

这不是个好信号,真不是。温启刚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很陌生的地方,陌生得让人出汗!

很快温启刚就知道了,这边的领导们之所以高度紧张、高度敏感,问题出在区长沈新宇身上。沈新宇到天塘区以前,天塘区这边的空气还算透明,原区长跟区委这边关系正常,有事请示汇报,区委呢,也积极支持区政府的工作,对政府提出的事,区委这边也能放手。沈新宇到天塘区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是微妙的,不知不觉的。沈新宇爱说话,爱揽权,有意无意就要触碰红线。区委这边呢,书记卢少波本来也是位干将,但在政府换届后,他的积极性突然受挫,似乎没以前那么有雄心壮志了。据说,政府这边换届时,区委那边原本也要换,卢少波要去省里,担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一职。结果就在换届中途发生了变故,办公厅副主任另有人选,卢少波变动的计划落空。后来又传卢少波调到市里担任副书记,这似乎更理想。就在卢少波充满激情地等待时,这一许诺再次变空,市委副书记从另一个市调来,卢少波继续不动。不动倒也罢了,但最近风传,卢少波可能要离开书记一职,提前退居二线,而且是原地退。这样的消息着实令人吃惊,现在的领导干部几乎没这样着地的。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沈新宇。沈新宇这人太能上蹿下跳了,自他到了天塘区,天塘区就没安稳过,先后有两名副区长因为跟他作对被调离岗位,安排得很不尽如人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因为跟他吵架,对政府工作提了批评意见,尤其是对沈新宇个人的一些做法进行质疑和批评,结果沈新宇直接到省里告状,人大常委会主任被提前免职。最近沈新宇又四处告卢少波的状,说天塘区正是在卢少波多年主政中变得死气沉沉,各项指标掉到全市最后,干部队伍一潭死水,不见活力,经济建设四平八稳,没有创新。总之,在沈新宇眼里,卢少波和前任区长所在的这几年,天塘区一无是处。区长告书记状,按说很少能成功,但这次成了特例。最近一个阶段,卢少波到处挨批,情绪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正是因为他的低落,区里干部才个个自危,谈沈色变。沈新宇借机树立自己的威信,打压和排挤异己,对干部画圈,凡是对他不恭者,一律被划入另册。

除了这一点外,造成市区及省里领导集体对沈新宇和华仁集团噤声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温启刚得知,最近围绕着沈新宇的大抓项目、大铺摊子,省里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应该支持,没有项目就没有增长,就没有GDP。在一个全民追逐GDP的年代,沈新宇的做法没什么不妥,只能说他顺应时势,敢搏敢拼,省里应该对这样的干部给予大力扶持。另一种相反的意见却说,沈新宇是在胡搞,盲目追求速度,不顾及天塘的事实。这种只问速度不问效益,更不问社会效益的做法,看似是推动经济发展,实则会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是典型的泡沫制造,一旦整个大环境发生变化,泡沫破灭,不但天塘区的经济受损,整个市里甚至省里的经济都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两派争执不下,主要领导又不急着表态,结果矛盾步步升级。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反对的一方忽然另辟蹊径,抓住白石湾开发项目大做文章。温启刚这次来粤州,最大的收获就是对白石湾有了新的了解。以前,白石湾在他脑海里不过是一小水域,一风景区。虽然听说白石湾大搞开发,但由于开发项目跟他所在的饮料行业不沾边,所以关注得很少。没想到这一次,他听到了许多关于白石湾的神话。白石湾很敏感啊,原以为姜华仁那两个项目是白石湾的重点建设项目,错!据知情者讲,白石湾大大小小的项目不下百个,滚进去的资金能买下整个粤州城。姜华仁那两个顶多算是中等规模,压根还排不上号呢。可见,这潭水深得跟啥一样。可小小的白石湾能装得下那么多项目吗?温启刚很是怀疑,等弄清原委时,他笑了。什么叫特色,什么又叫超前,也许,白石湾在当今内地经济的神话中算是一例。据温启刚目前掌握到的信息,白石湾一半以上的项目都是空壳,根本不存在,只是打着白石湾的旗号,搞一个非常诱人的开发主题,再将这个主题延伸扩展,一个神话般的项目就登场了。奇怪的是,这样的“影子”项目居然能越过条条红线,取得政府立项,并能在银行搞到贷款。粤州这边目前已形成一个关于白石湾的地下市场,一大批人围着白石湾,做空手套白狼的生意。炒来炒去,“白石湾”三个字是炒响了,牵扯进去的资金据说有几百个亿,但真正能看得见的项目,十分之一都占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