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4/14页)
高志强显得很谦虚,腼腆地说:“做得还很不够啊,如果这也算是成绩的话,主要是省委的正确领导和临紫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又把毕云天推到前面,说:“这都是毕市长的功劳,他利用在中央行政学院学习的机会,牺牲休息时间,了解信息,疏通关系,请专家到临紫市来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论证,才让上级部门把紫黎公路纳入西部大开发的项目库,弄来了开发资金。”牛副书记说:“好哇,志强你手下有这样的能人,临紫市经济的腾飞大有希望啊。如果全省各地都像你们这样团结一心,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面,我们早就跑到各省的前面去了。回去我们就向全省发出号召,让大家都来学学你们的经验。”
一旁的记者们见状,敢忙掉过镜头,把这些宝贵的场景拍摄下来。还把话筒支到高志强雷远鸣和毕云天嘴边,要他们谈谈体会。他们见省委领导在场,当然不好说什么,要他们去采访牛副书记和曾部长。两位领导于是充分肯定了临紫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高屋见瓴地提出了今后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守在领导身后的高志强几人也没闲着,他们拿出身上的笔记本,飞快地记下了领导的指示,并表示尽快贯彻落实到全市广大干部职工中间去。
紧接着一行人又回头看了江东大道和紫街。高志强对牛副书记说:“江东大道的开发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紫街年深月久,居民也多,拆迁工作有一定难度,但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春节后开完人代会,我们就着手安置和拆迁工作。”牛副书记说:“居民拆迁要做好思想工作,特别是要把居民安置落到实处,决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们搞建设是要造福于民,如果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那就违背了共产党人的宗旨。”高志强说:“我们一定按照牛书记的指示精神抓好落实。”
一旁的毕云天听他们一唱一和的,心中好笑,却不吱声,只顾低了头跟着他们往前走。
上午按计划视察完毕,中午稍事休息,下午全体市委委员和离退休的市级老同志集中在市委大会议室里搞民意测验。会议由曾部长主持,牛副书记作指示。牛副书记充分肯定了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临紫市各方面的工作,接着说:“临紫市的班子是团结的,过得硬的,富有战斗力并且卓有成效的。当然这些是与大家的支持和协作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与高志强这位主持市委常委工作的带头人的身体力行分不开的,省委对这个班子放得心。”
说到这里,牛副书记扫视了全场一眼,继续说道:“当然不能老是让高志强同志这个副书记代理主持市委常委工作,名不正言不顺嘛。为了推动临紫市各项事业更加快速稳步地向前发展,省委决定在临紫市班子的现有成员中产生一位书记,请大家推荐。”
牛副书记讲话完毕,曾部长就民意测验的一些细则作了说明,然后让工作人员把推荐表发给每一个市委委员。
事前高志强做了一些铺垫工作,市委组织部也和各位通了通气,加上大家都知道省委常委早就定了高志强,搞民意测验不过是为了完成一项程序,何况市委委员又都是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各部办委局的一把手,与省委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是他们的天职,所以除了个别人之外,大家都毫不犹豫写了高志强的大名。
牛副书记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回去跟朱书记报告一声,又在省委常委会上获得通过,便最后敲定下来。不久牛副书记和曾部长便代表省委再次专程跑到临紫市,在市委全会上郑重宣布了省委常委的决定。高志强于是修成正果,从市委常委工作主持人成为正式的市委书记。
44、牛副书记和曾部长走后,已是正式的市委书记的高志强特意上了一趟双紫公园。
刚好头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双紫公园里白皑皑一片。没有什么人,只有高志强独行着,脚下踩着积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像以往一样,他先在盼紫亭上逗留了好一阵,接着又去了迎紫亭。
望着大雪覆盖下的临紫城和远处那条与大雪融为一体的紫江,高志强心头也是茫然一片,没有大功告成的兴奋,没有独占鳌头的得意,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豪迈。过去高志强曾设想过,有一天正式成为市委书记,也许会激动一阵子,不想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竟然心静如止水。是呀,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自己身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为此高志强差不多把心智都耗费殆尽,这大概就是此时激动不起来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