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6/10页)
又喝了两杯,梅雨说:“我知道您一回去就忙得团团转,如果我回临紫时,您还会像在北京一样陪我吗?”毕云天说:“当然,跟你在一起,我就会忘记一切烦恼,觉得活着是那么美好。”
梅雨抬起头来,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望定毕云天,说:“真的?那我就踏实了。”
离京时,毕云天没有告诉梅雨。倒是胡大洋和曾国安开着车来送了他。在去机场的路上,曾国安告诉毕云天,紫黎公路的扩建已正式列入国家项目库,而且三天前他已把资金戴帽下达到了省交通厅。毕云天感激二位的鼎力相助,说:“二位以后一定去我那里走走,我要好好报答你们。”
很快到了机场。在候机室里坐了一会儿,快要检票登机了,梅雨还是匆匆赶了来。胡大洋和曾国安知趣地跟毕云天道别,出了候机室。
梅雨走过来,嗔道:“要您告诉我离京的时间,您就是不告诉。打您的手机,也没讯号,害得我冤枉跑了一趟行政学院。”毕云天说:“手机昨晚忘了充电。”梅雨说:“您怎么不呆两天再走呢?以后还不知啥时才见得到您。”还没说上两句,双眼就湿了。毕云天就小声劝道:“现在交通那么方便,还不容易?”梅雨说:“我怕您一回去就忘了我。”
说着说着,梅雨就无法自抑了,一头偎进毕云天怀里抽泣起来。毕云天就有些紧张,一边在她肩上拍拍,一边说:“你看你,大庭广众之下,多不好。”梅雨扭一扭身子,说:“我不管。”毕云天说:“时间到了,要登机了。”
两个小时后,飞机降落省城机场,何卫国和秘书小陈还有临紫交通局的一位科长,已在出口等候多时。三个人上了何卫国的小车,往城里奔。毕云天问何卫国:“交通部的钱已到交通厅,你知道了吗?”何卫国说:“知道了,钱是前天到的。”毕云天说:“那你跟交通厅衔接得怎么样?”何卫国说:“这两天我一直围着管资金的孙处长和拨资金的范科长打转,他们的态度倒是好得很,只是请他们办手续,他们却总是找种种借口搪塞,不是厅长不在家,就是管印鉴的机要员出差去了,反正拖着不给办。”
毕云天摇摇头,说:“请了他们没有?”何卫国说:“能不请吗?已经请了两次了,一次在长虹大酒店,一次在炎帝城,还洗了桑拿,搞了泰式按摩。”毕云天说:“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表示了?”何卫国说:“表示了好几次,但他们就是不肯接。”毕云天说:“这是为什么?”何卫国说:“我也觉得奇怪,我接触过的大官小官也不少了,还从没有跟人民币过不去的。这两个人大概真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了。”
“这有什么特殊的?”毕云天撇撇嘴角,说:“如果不接钱,又给你办了手续,那就真的是特殊了。”何卫国拧着眉头说:“是呀,过去我总以为,跑字就是足和包的组合,跑项目,跑项目,只要腿勤,又带了包,那是没有跑不成的。这一回的包怎么不管用了呢?”
晚上住进宾馆后,毕云天想起在北京几个月,也没看本省的报纸,就让小陈去找。小陈很快从服务台找来当个星期的本省的日报。毕云天翻了一阵,忽然看到一篇题为《重拳出击,全省反腐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的文章,报道了今年以来全省范围内查处行贿受贿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为了把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所出台的几项硬措施。
放下报纸后,毕云天沉思良久,便把何卫国喊到自己房间里来,要他看看那篇文章。
何卫国看了看那篇文章,不知毕云天的用意何在,说:“这样的报道,哪张报纸里没有几条?这都是哄哄老百姓的,谁都没当真,您毕市长还当真了?”毕云天说:“你没懂我的意思?”何卫国摇了摇头。
毕云天说:“这就是孙处长和范科长不敢接你的红包的原因之所在。”
何卫国说:“他们是信不过我?”毕云天说:“这不是信不信得过的问题。他们不愿意在这样的时候顶风违纪,怕出万一。”何卫国说:“那他们又要卡着我们干什么呢?”毕云天说:“这说明他们又不甘心放弃这一次好机会,我们这笔资金究竟不是个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