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以攻代守(第5/13页)

基于对李东方的了解,钟明仁相信李东方说得出这种话,李东方胆小,不敢像赵启功这样胡作非为,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是赵启功主动找的李东方,还是李东方发现了陈仲成的犯罪事实,追到赵启功家里?于是,便说:“启功同志,这件事你既然主动讲了,那么,我和培松同志也可以和你交个底:对陈仲成,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段时间,这个人的犯罪情况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我的问题是:李东方同志对陈仲成的犯罪事实掌握了多少呢?”

赵启功笑了笑:“大老板,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是在东方同志掌握了陈仲成犯罪事实的情况下,才被迫向东方同志做了交待?实事求是地说不是这么回事。如果你和同志们有什么疑问,可以去向东方同志调查。而且,还有一点我要说清楚:对那两个经济犯罪分子,我并没说不抓,只是和东方同志商量,是不是等风头过了再抓,讲点政治……”

省长白治文忍不住插了一句:“老赵啊,你讲的叫什么政治啊!”

钟明仁意味深长地说:“白省长啊,这叫实用政治嘛,是一种个人政治利益的代名词!”

赵启功像似没听到这两句刺耳的话,继续做自我批评,话里有话:“错了就要认账,不能醉死不认这壶酒钱,你不认不行,总有一天老百姓会按着你的脑袋让你认!在峡江主持工作期间,我是用错了一些干部,包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仲成,给东方同志的新班子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心情是很沉重的。我愿意就此向省委做出深刻检查,也欢迎大家不留情面地批评。在这里,我有一个建议:鉴于陈仲成已涉嫌犯罪,再摆在市委常委的位子上是不适宜的,要把此人坚决撤下来。”

王培松看了看钟明仁,坐在对过的省长白治文也冲着钟明仁看。

钟明仁决断道:“今天是民主生活会,人事问题不议。我们还是就启功同志谈出的这些问题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吧!”看了看几个省委常委,又说:“我是班长,先带个头,今天不能一团和气了,一团和气解决不了问题,治重症必须用猛药!启功同志,我怎么说你呢?你这个同志今天已经走到悬崖边上了,情况可以说相当危险!仅仅是个认识问题吗?太轻描淡写了吧?也别强调什么政绩观的正确与否,政绩观再不正确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我们纪检部门的同志已经觉得你很可疑了!”

王培松接上来说:“启功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你今天不把陈仲成的问题主动谈出来,一直不谈,大家会怎么想?我这个主管纪检政法工作的书记又会怎么想?不能不怀疑你嘛!田壮达引渡回来后,陈仲成三天两头往你家里跑,有时一天跑两三趟——启功同志,这要解释一下:我们不是在监视你,而是在监视陈仲成。我一直就纳闷,你这个省委常委是怎么回事?和这个陈仲成到底是什么关系?”

赵启功苦苦一笑:“培松同志,我可以以党性和人格向你和省纪委保证,我和陈仲成以及任何我主持峡江工作期间提起来的干部都没有个人利益关系。我只是怕把事情闹大,影响我们西川省的整个工作大局,决没有任何个人目的……”

钟明仁逼了上来:“不能说没有个人目的吧?我看你这个同志还就是有个人目的!你怕闹出些串案窝案,影响自己的政治前程,对不对?你的心思我会不知道?无非是想再进一步,在白省长调走之后做个省长嘛!这话刻薄了一点,可我今天不能不说,而且,我还要把你很熟悉的那位中央领导同志的话转告给你,是原话,一字不差:‘告诉启功同志,不要老往北京跑了,他能在目前这个岗位上把工作干好就不错了,我就谢天谢地朝西磕头了!”

这话确实刻薄,尤其是当着省委全体常委的面讲,真是刻薄到家了。这种事也只有像钟明仁这种霸道的一把手才做得出来。钟明仁话一落音,赵启功周身的血就一下子冲到了脸上,又热又烫,一时间能感到太阳穴上的血脉在怦怦跳动。

钟明仁却说这是好心:“启功同志,如果不是一片好心,如果我钟明仁今天不把你当做自己的同志,这种刺耳的话我不会说!你知道不知道?为了你的问题,我和培松同志,哦,对了,还有白省长,我们研究了多少次呀?我们是慎之又慎啊,既不能放弃原则,又要保护你,就是希望你能自觉把问题谈清楚,向组织交底交心!我们一致认为,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培养你这么一个高级干部不容易!可你这个同志心里究竟有没有党和人民呀?有多少呀?恐怕你要从这方面找找犯错误的原因,向省委,也向党和人民做一个深刻的检讨和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