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会试(第5/13页)

“你们且在外头稍候,本将马上过来。”沈槐朝外招呼了一声,沈珺已替他取来甲胄,帮着他穿戴齐整,又轻声问:“今天还回来睡吗?”

沈槐不在意地道:“不一定了,这些天我还是想在狄府多待待,呵呵……”

沈珺点了点头,从枕边取出一个荷包,塞在沈槐的手里:“前几天去寺院里给你请了个护身符,你带着吧。荷包也是我新绣的……”这回她没有提绣荷包所用的退晕绣,是她新近从何淑贞那里学会的。

沈槐笑着接过荷包,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随口赞了句:“嗯,不错。”就揣入怀中。两人并肩穿过小院,站在院门口,沈槐突然皱起眉头,自语道:“那老妇人一走,就剩你一个人在这里住了,我又不常回来,甚为不妥。”

沈珺忙道:“还有杂役老丁……”

沈槐的眉头皱得更紧:“可他白天才来,晚上怎么办?”

沈槐想了想,又朝紧闭的院门望一眼,神色坦然起来:“这样吧,阿珺,从今天开始我每夜安排两个千牛卫来这里值守,你不用多管他们,只要让他们待在西厢房就行了。”

“这……”沈珺有些蒙了,“哥,你这是干什么?这样行吗?”

沈槐道:“怎么不行。我管的人我就可以差遣,你放心,我会特别关照他们,他们都对我毕恭毕敬的,绝对不敢造次。再说,让你一个人住在这里我也实在不放心,谁知道那老婆子到底是什么来路,还是多加防范为好。”

沈珺无奈地点了点头,又问道:“哥,你用狄大人的侍卫来给我看门,狄大人知道了……”

沈槐轻哼一声:“我这就去告诉他,没什么大不了的。如今他拉拢我还来不及,又能乘机做好人,必然百个应承。我也正好再试一试他对我的态度。”

沈槐走了,沈珺精疲力竭地呆立在院中,仿佛刚刚的谈话耗光了她全部的气血。愣了好久,直到太阳渐渐西沉,她才缓缓来到西厢房前,望着空落落的屋子,沈珺在心中默念着:“何大娘,但愿你是找到了儿子,一切安好吧,没事儿就不要再回这里了……”

还有一件事沈珺没有告诉沈槐,何淑贞虽然走得匆忙,连换洗衣服都没来得及带走,但那卷漂亮奇异的地毯却不见了。尤其让沈珺疑虑不安的是,她终于想起来在哪里看到过相似的地毯,那就是金城关外沈宅的地窖里。

沿着镜池的北侧有一排参天的古柏,据裴素云所说,都是裴冠亲手所栽,到今天也上了百岁的年纪。苍翠的柏林环抱之下,一栋简朴的木屋就是裴家在此世代休憩的处所。由于多年无人光顾,木屋的许多地方都有破损,绝对是又透风又漏雨,因此哈斯勒尔和阿威来了这几天也不曾闲着,每天都忙着修缮屋子。这两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几天忙乎下来,把木屋倒打理得焕然一新了。

当然,这个季节在弓曳,其实并不需要屋子,即便每夜露宿也没有任何问题。白天,与镜池相映的碧空里,日日都只飘浮几缕微云,温暖的阳光毫不吝啬地将热力泼洒到每一个角落。入夜,镜池又敞开胸怀,把积蓄在一泓湛蓝中的暖意源源不断地挥发出去,繁星闪耀的夜空下,湖面上升起成片成片的萤火虫,幽淡晶莹的光芒伴着青草的清香直接飞入梦中。

突厥人本就是天为被、地为床的民族,面对这样纯美而安谧的夜色,哈斯勒尔和阿威是拖也拖不进屋子里去了。就连阿月儿和安儿也跟着凑热闹,非要在户外过夜,哈斯勒尔和阿威便干脆将两辆马车的车篷拆下来,居然做成了个简易的小帐篷。阿月儿和安儿往里面一爬,睡得正合适。这样木屋里头,每晚就只有裴素云陪伴着袁从英,哈比比偶尔来访,照例对二人视而不见,趾高气扬地在屋子里绕上一圈,就又从敞开的窗户轻盈跃出,融化在神秘莫测的夜色中。

日子过得像飞一般,他们来到弓曳转眼已是第十个夜晚了。与庭州一样,此地日落得很晚,天才暗下不久,就该休息了。裴素云在小帐篷里看了看刚睡熟的安儿,便沿着镜池边洒满月光的草坡,往木屋走去。阿月儿和阿威坐在湖边窃窃私语,她从他们身边经过,两人谈得起劲也毫无察觉。来到屋前,正碰上哈斯勒尔从里面出来,裴素云笑着和他打个招呼,哈斯勒尔嘿嘿一乐:“伊都干,我正想找您问一声呢,您看明天是不是再放只信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