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4/5页)

J博士微笑着,并未提出反对:“古物倒不一定,但这样的形制前所未见,如此规整有致的布局,不可能来自凭空的臆想,建造这个隐修寺的人正是按照早期佛教的规式而建的。您还记得这座寺院的独特地形么?它所藏身的位置刚好在一处大悬崖的内凹,虽是露天建筑,却仿造了早期隐修僧的洞窟精合‘毗诃罗’(梵文vihara)的形制。雨居寺的平面为正方形,我们走过池塘上的栈桥,在入口所见建筑即是它的前殿或门廊,其后与第二个池塘衔接的那个狭长较大的竹屋应该是演经厅,在演经厅的左、右、里三个方向,各依地势造出了独立的静修单间,这与‘毗诃罗’三面辟有僧人单室的格局是一致的。而且寺院的后壁不正是崖底么,您有无注意到崖壁上佛陀说法事迹的雕刻,在僧舍的后壁供奉佛陀说法造像正是隐修派寺院的典型格局。”

非常有说服力的论证。可莫尼旺还在思忖最后一个问题:即便如此,雨居寺和石板经文又有什么关联呢?

J博士轻舒一口气,仿佛正在大学讲堂里宣告他的学术大发现:“莫尼旺博士,我虽然不敢保证这个寺院的历史价值,但隐修僧侣们在其居住修行的‘毗诃罗’附近,必定会傍岩凿窟。在称为支提石窟(Chaitya)的洞穴里,僧人们会举行宗教仪式或是储藏佛经。在他们遭逢危难时,此地也能成为僧人的避难所。而雨居寺,如我刚才所说,正是按照古法在热带雨林里建造的一个‘毗诃罗’。”

推理无懈可击,任谁都不得不佩服他深厚的学养。

他猛抽了几口烟斗:“问题是,我们在那儿没有看到一个僧人。雨季即将过去,也许僧人们结束雨安居了?或许它已被废弃?或许其他部派的僧人不明就里地在这里结庐而居?不管何种情形,支提石窟可能就在附近的天然山洞里。所以,我们最好即刻动身。即便是晚上,我也要马上回到那边去。等明天天一亮,经过再次确认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贵会向柬埔寨官方申请许可了,我和约翰逊博士将展开正式勘察。非常有可能找到高木繁护当年所发现的石板经文,即使不是上古的石刻,这部经文也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J博士的一番推理演绎让一旁的五十岚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吸引,他不由在心里赞叹起这位老人清晰敏锐的判断力。

正在这时,考察队负责餐食供应的厨师和两个伙计送来了晚餐,五六个托盘里所装的食物简直是柬埔寨美食的精粹:prahok咸鱼、高棉酸味汤、鱼露柠檬汁牛肉、amok拼盘、碎肉凉拌河粉,此外,还有鲜榨果汁。

莫尼旺对J博士说:“那么,我们吃完饭就连夜出发。博士,我可不主张饿着肚子上路。”

五十岚从隔壁帐篷里拿来了随行李带来的红酒。

J博士一看连忙摇手:“喝了酒,待会儿怎么走夜路?”

莫尼旺的提议却让J博士不得不喝:“让我们为博士的发现干杯!只喝一杯。”

无人觉察的表情细微处,博士有一种矛盾莫名的郁悒。他的脸因为酒精而涨得更红了。一想到直子的突然出现,酒后一时的快慰顿时变得苦涩起来。

饭毕,他们各回帐篷去收拾行装。莫尼旺招来了当地向导和五六个保安人员,通知他们将夜间出行,重回雨居寺。随从们本想趁晚上好好睡上一觉,不由咕哝抱怨起来,但动作倒没有任何拖沓延误,他们很快就收拾好了帐篷和装备。所有后勤人员仍驻守营地,在收到先遣队的消息后他们将在白天后续赶到。

向导和几个随从手里高举着火把,他们将负责在前引路。J博士、莫尼旺、约翰逊博士和五十岚都已站在了营区的出口处,身边各带了个挑夫。一行人整装待发,即将走入茫茫夜色中的丛林。

人群里发出了一阵骚乱。

循声看去,五十岚倒在了地上,他口吐白沫,四肢不住地抽搐着,看起来非常痛苦。一群随从和向导围在他身边。

J博士推开了人群。这些家伙只会站着观看,此时没有人想到去动手相助。

“快去叫随队医生来。”莫尼旺博士吩咐道。

博士让人拿来了担架,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五十岚抬放到了担架里。

“你怎么了,五十岚?”博士探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