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关闭城门欲捉贼(第7/12页)
易厢泉苦笑:“后来呢?”
“后来,就电闪雷鸣下雨了,方千说,他当时还欣喜‘易公子果然料事如神’,随后就拿出字条准备焚毁。就在字条点燃时,他突然发现字体的颜色似乎淡了。他一下子蒙了,觉得事情隐隐不对,”夏乾开始在怀中摸索,“他决定扑灭火焰。但是,字体都淡了,只留下卷首称谓方千的‘方’字还能看得清楚些。”
夏乾掏出两张纸片,一张是普通纸,上面是“方”字,显然是夏乾趁着字迹尚未消失的时候临摹的;另一张纸片很小,是原件,圆形小片周围有烧焦痕迹,一点字迹都看不见了。
“方千不想给我,说是要交给大理寺。我管他什么大理寺小理庙,趁他不注意,拿来给你看看。”
易厢泉沉默一会儿才道:“此事不可声张,之后有人要问起这信的事情来,就说是我写的。”
夏乾点头:“不过,话说回来,单凭这一个‘方’字,实在不好看出笔迹,只是,如果硬要看写字风格的话,这倒像——”
“王羲之。”
易厢泉拿起纸张,对着明亮的街灯,细细地看着:“简直像王羲之真迹。论身手,论学识,青衣奇盗均属上乘。他还精通香料用法,极擅谋略,这种人为什么做贼?”
他将纸张揣入怀里,显得有些担心。如果青衣奇盗真的与师父、师母的案子有关,那么这个对手不但狠辣异常,而且极擅谋略。
夏乾看出了他的忧心,宽慰道:“明天不会有问题的。”
明天不会有问题,不会有任何问题。
这就像是一场战争。庸城府衙的所有人此刻都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他们有最精锐的部队、最优秀的将领、最出色的谋士。
易厢泉站在街灯下,一身白衣被灯染成了浅黄。他的眼睛里闪着灯光,这是街灯的光,大盗的影,庸城的绵绵阴雨,官府里来去匆匆的人。这些人和事在他的脑海中闪过,像图画一样慢慢变得清晰……
大敌当前。
易厢泉突然笑了,他似乎有了别的主意。
“你夏宅甚大,容我一间可好?”
夏乾一愣,没想到易厢泉会突然这么问。
“你不是决定在客栈落脚吗?为何变了主意?今晚就去?”
“今晚即搬,若无意外,一直住到城禁结束,吃食与下人同样即可。”
“就住我隔壁好了。至于吃食,样式简单就不可能了。我爹不在,你也知道,我娘绝对不可能亏待你。”
“但愿明日一切顺利。”易厢泉轻声说道,像是对自己的劝诫,又像是对明天的诉说。他抬头仰望,中天悬明月,不知阴云秋雨何时再来。二人决定就此离去歇息,走到一半,吹雪也悄悄跟上来了,跳到了易厢泉肩头。
庸城是扬州最安全的地方,而夏宅更是庸城中最安全的地方。站在门口,只觉得如普通人家大门一样。但是夏宅院子极大,屋舍不知道有多少间,家丁用人轮番守夜,烛火更是彻夜不熄。
易厢泉站定了脚步。他突然觉得,二人似乎是顺着灰墙一路走来的,走了很久很久,那灰墙却绵延至此,开了一扇朱漆大门。
“这一片……都是你们家?”
“是啊。”夏乾轻描淡写,“刚才翻墙就能进,但是翻墙容易被当成贼,会被狗咬。我曾经偷懒翻墙回家,被自家的狗咬过。”
易厢泉震惊道:“几年前来过,不记得你家变得这么大。”
“我们东西太多,去年把隔壁人家院子直接买了。”夏乾困倦,打着哈欠进了门,“进门了,你快跟紧我,跟不上会迷路。”
夏乾引着易厢泉进了门。院中设假山池塘,花树成荫,灯火通明,石板路铺得整齐。虽然雅致,却似乎并无什么豪华之处。但易厢泉依稀记得,这以前可都不是夏家的院子。
“这都是直接买了隔壁宅子之后砌墙连通的?”
“是啊,要不然怎么办?庸城地皮稀少,我们家在外城还有三处宅子,因为城墙在,都连不起来了……”
恰逢几个端着洗漱盆的年轻丫鬟从树荫下走过,时不时往这边偷瞧,多数都在瞧她们的易公子。易厢泉礼貌地笑笑,丫鬟们觉得更开心了。
“易公子肩膀上的那只小白猫是吹雪吗?白白的真是可爱!眼睛也漂亮!”几个丫鬟凑上前去,把易厢泉围住,伸手要抱猫。这一闹,半个府的丫头都凑过来了,打着灯笼,东瞧西看,吓得吹雪直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