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狐狸湾(第3/17页)
说话间我们已经走到老窦家,他家是一间青砖打底的土坯房,照理说以老窦的收入不至于住得这么简陋,我猜测他的工资应该大部分都在供窦建和读书,才会过得这么节俭。
老窦家的院子里站着不少人,我们领导老齐也在。
老齐看到我们后点点头,算是打招呼。我跟着元亮站在门口,屋里隐隐传出哭声,一声接着一声,一声悲似一声。
我心下恻然,虽然人终究难逃一死,可是一个昨天还好好的人突然说没就没了,换作是谁都得受不了。
我走进屋里,屋里的陈设很简单,没有几样家具,最昂贵的怕是摆在桌子上的半旧收音机。不大的土炕上放着一个白布卷,那白布裹得虽然不紧,可是却能很清楚地看到一个人的形态,白布上还渗出零星的血迹,看得人直发毛。
我打了个寒战,强忍着才没失态。
老窦的尸体边上趴着一个中年妇女,哭得几欲晕厥。在她旁边还站着一个中年男人,看长相跟老窦有几分神似,应该是他的弟弟,他的脸上也是涕泪横流,十分狼狈。
我上前朝老窦的尸体三鞠躬,向那个正在痛哭的女人道:“婶子,我是窦叔的同事,他去世我们都很难过,请你千万节哀,保重身体,要不窦叔在地下也不会瞑目。”
我这番话虽然官方,但是关心却是实实在在的。那女人听到我的话之后骤然停止了哭泣,呆滞地看了我一眼,突然间晕厥了过去。
我顿时慌了,跟着那个中年男人一阵手忙脚乱地抢救,又是掐人中又是灌凉水,那女人才舒了一口气,之后又是大哭不止。我只好到外面叫了两个女人进来,那两个女人可能是老窦家的邻居,她们帮着劝慰了几句,然后把老窦媳妇搀到一旁的小屋里休息去了,我这才松了口气。
我走出屋子,元亮刚好凑过来:“看见老窦的尸体了吗?是不是蒙在白布里?”
“嗯,我看见白布上有血迹……不是说老窦不是出意外死的吗?怎么还有血?”
“我也正奇怪呢。刚听老齐他们说,原来老窦死之前把自己全身挠得都是血痕,那下手狠啊,浑身的皮都没个人模样了,像被活剐了一样,后来怕吓到人才用白布裹起来。”说到这里元亮突然压低声音,“你说老窦会不会是中邪了?”
我不语,当初元亮中邪我是见识过,的确挺吓人,不过老窦是不是中邪,我没亲眼看见,还真是不好说。
屋子里的哭声时断时续,院子里则是叮叮当当地响声不断,好像是有人正在赶制停尸用的灵棚?各处的声响吵得人头痛。这时老窦的弟弟突然从屋里走出来,他转头时恰巧看到我和元亮,嗓音低哑地说道:“麻烦二位,能不能帮我个忙?”
我和元亮忙不迭地答应,却没想到原来他所谓的帮忙,竟是抬棺材!在老窦家另一侧的小屋里放着一口棺材,我觑眼一看,是口朱漆棺材。所谓朱漆棺材指的就是红棺,附近一带的习俗,五十岁之前去世的才用红棺,五十岁之后去世的棺材涂成金黄色,俗称金棺。
老窦的岁数刚好卡在五十岁,其实用朱漆棺材并不适合。
看模样,棺材应该是按照老窦的身形量做的,做工尚可,谈不上精致。我只是奇怪,为什么老窦家竟然有一口现成的棺材?一般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家里才会预备下棺材,老窦刚五十出头,身体一向不错,怎么他家里竟有一早就预备好的棺材,真是怪事!
在我们的帮助下,棺材被抬离了小屋,元亮忍不住问道:“入殓不是应该在三天后吗?为什么现在就把棺材抬出来?”
我也感觉到蹊跷,一般人家都会停尸三天才入殓,有的人家甚至会停尸七天才入殓,当天入殓的也不是没有,通常叫作“走马殓”,情况比较特殊的时候才会如此。而且入殓必须要死者的儿子亲手操持,现在窦建和还没回来,急着入殓的确不合常理。
窦二的脸色惨白,长叹一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们也看到了,我大哥他……死得很不寻常。我怕再发生什么不好的事,只好先把人装殓进棺材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