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7/20页)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有人会指责美国抛弃朋友。但沙利文认为,现在美国必须与伊朗国王划清界限,着眼于未来,这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令他备感满意的是,万斯同意了他的计划。

国王也同意了。国王心力交瘁,万念俱灰,不愿再为维护政权而流血,他连表面上的讨价还价都没做。

万斯提名西奥多·H.艾略特担任拜见霍梅尼的特使,艾略特是资深外交官,在德黑兰当经济参赞,能说一口流利的波斯语。沙利文对这一选择备感欣慰。

特德【16】·艾略特计划在两天后,也就是1月6日抵达巴黎。

在大使官邸的一间客卧里,空军将军“荷兰人”罗伯特·哈伊泽也要上床睡觉了。沙利文对哈伊泽的任务可没有对艾略特的任务那么热情。“荷兰人”哈伊泽是驻欧洲美军的副司令(司令是海格),昨天抵达德黑兰,劝说伊朗的将军们支持巴赫提亚尔领导下的新政府。沙利文认识哈伊泽,后者是一名优秀的战士,但绝不是外交官。他不懂波斯语,对伊朗也一无所知。即便他是出色的外交官,也不可能完成任务。巴赫提亚尔政府甚至没有获得温和派的支持。沙赫普尔·巴赫提亚尔本人仅仅因为接受了国王的请求,出面组建政府,就被驱逐出了国民阵线。同时,哈伊泽试图为巴赫提亚尔争取的伊朗军队持续解体,数以千计的士兵逃跑,加入了街头的革命暴徒之中。哈伊泽顶多只能做到延缓军队的解体,为巴黎的艾略特安排霍梅尼和平回国争取时间。

倘若计划成功,那沙利文将会立下大功。作为外交官,他在余生中将引以为傲——他的计划将让祖国更强大,而且挽救无数的生命。

但他躺在床上,有件事却令他辗转反侧。他抱有极大期望的“艾略特任务”,其策划者是国务卿万斯所代表的国务院。“哈伊泽任务”则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的主意。万斯和布热津斯基两人不合,这已经众所周知。瓜德罗普的峰会结束后,布热津斯基此时正同卡特总统深入加勒比海捕鱼。他们在澄澈蔚蓝的海面上航行时,布热津斯基会对总统耳语些什么呢?

凌晨时分,沙利文被电话吵醒。

是执勤官从大使馆内的通信室打来的,那里距沙利文所在的卧室只有几码的距离。华盛顿刚发来一份紧急电报,大使也许需要立刻查看。

总统已经做出了决断。沙利文的建议被驳回。总统指示他告知国王,美国政府将不再同阿亚图拉·霍梅尼对话。

沙利文大失所望。

美国将再也无法对伊朗施加影响了。这也意味着,沙利文本人失去了扬名立万的机会——他无法以美国大使的身份阻止伊朗爆发血腥内战。

他给万斯发了一条充满愤怒的电报,称总统犯下了大错,应该三思。

他回到床上,却无法入睡。

早上他又收到一封电报,告知他总统不会改变主意。

沙利文疲惫地来到山上的王宫,将消息转告国王。

国王那天憔悴而紧张。他和沙利文照例坐下喝茶。沙利文告诉国王,卡特总统取消了艾略特任务。

国王心烦意乱。“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激动地问。

“我不知道。”沙利文答道。

“如果不同反对派对话,又如何能对他们施加影响呢?”

“我不知道。”

“那华盛顿现在打算做什么?”国王问,绝望地舞动着双手。

“我不知道。”沙利文说。

4

“罗斯,这太荒唐了。”汤姆·卢斯大声说,“你会毁了公司的,还会毁了你自己。”

佩罗看着自己的律师。他们坐在佩罗的办公室里,门关着。

卢斯不是第一个如此评论的人。一周之内,消息传遍了七楼,佩罗的几名高管都来找过他,派营救队去伊朗是莽撞而危险的主意,应该立刻放弃。“别担心。”佩罗告诉他们,“专注于你们必须做的事吧。”

汤姆·卢斯喜欢大吵大闹。每次阐释观点的时候,他总是咄咄逼人,横眉竖目,就像在法庭上当着陪审团抗辩一样。

“我只能在合法的前提下提建议,但我来这儿是要告诉你,这次营救会导致比现在更多更严重的问题。上帝啊,罗斯,我可以给你列一长串你即将触犯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