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作名单(第4/10页)
贾逸掂起沉甸甸的木简,工整的隶书小字映入眼中,第一个名字是曹丕。他挠挠头,接着看下去,第二个,曹植;第三个,司马懿;第四个,夏侯惇……
贾逸尴尬地笑笑,放下了木简。这些人不要说抓起来,就连派人跟踪监视,都不是进奏曹能做主的事。
“不然的话,我们可以设一个局。”贾逸道。
“怎么讲?”
“向这二十九个人散布不同的假情报,西蜀如果有所反应,我们就可以……”
“不行,人太多了。如果只有四五个人,这倒是个好办法。但现在有二十九个人,而且个个身居高位,难保不会有人侧面去求证情报的真假。况且,若是让魏王知道进奏曹一下子向这么多人下套,未免会心生疑虑。”蒋济摇头。如果能查出来还好,查不出来的话,岂不是把朝野重臣全都得罪了。
“大人……该不会是想去汉中查吧?”贾逸犹豫道。
蒋济笑道:“去汉中能查什么?程昱那个老匹夫正在军中忙乎,他会以各种借口排挤咱们的。”
贾逸心头浮上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咬牙道:“还有一个方向,属下早已想到了,但是不敢说。”
蒋济淡淡地笑着:“你我二人之间,还有什么敢说不敢说的?”
贾逸眯起眼睛,道:“汉帝。”
“放肆!”蒋济厉声喝道。
贾逸低头,沉声道:“大人,刘备前几年还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流寇,空有皇叔之名,却没兵没钱没粮没地盘。在赤壁一战后,他才趁乱占了荆州,向西取了益州。而寒蝉,却已经活跃了十多年。所以,他不太可能是刘备的奸细。定军山之战,虽然有寒蝉相助刘备,但恐怕并不是刘备联系的寒蝉,而是寒蝉联系的刘备。大人,试问如今天下,希望魏王败,刘备胜的,还有谁呢?”
“你敢怀疑当今天子?”蒋济冷然道。
贾逸抬起头,迎着蒋济的目光,道:“大人,在我心中,天子不姓刘,姓曹。”
蒋济冷冷地看着他,无话。贾逸握着双手,静静地站着。他知道,只要蒋济一个口令,这个院子里随时都会冲出虎贲卫,把自己拿下。
但自己的应对,贾逸觉得没什么大碍。所谓的汉帝,早已成了傀儡,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只是有胆量把这种意思表露出来的人,并不多。贾逸并不觉得自己是那种趋炎附势的小人,对于大汉王朝,他没有什么忠心可表。他不是儒生,皇权更替、王朝兴衰这些事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臣亦择君。况且,若从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方面来讲,贾逸拿的是魏王的俸禄,自然要给魏王做事。
既然背负着血海深仇,不这么做,还要如何?
良久,蒋济的嘴角突然浮现出一丝浅笑,将一卷木简丢给了他:“看看。”
贾逸翻开木简,是魏讽奏报陈柘辱骂魏王、意图谋反的密报。
“嘿,这魏讽不是天下名士吗?他好像在许都的荆州系里,人望一直很高。怎么我才离开许都三年,这些名士清流,都变得这样猥琐不堪了,真叫人恶心。”
“乱世之中,人总要活下去的。孔融、崔琰这些名震天下的儒士都被魏王杀了,再故作清高,就是自寻死路。很多人,都已经变了。”蒋济道,“不过,还有些看不清大势的人,总以为可以重新翻身。对于这些人,咱们要帮帮他们。现在杀一个陈柘,以后能少杀上百个陈柘。”
“以杀止杀?大人,你还不够狠。”贾逸笑着道,“如果是司马懿,就会坐看他们谋划起事,然后一网打尽。挫败谋反可比杀个发牢骚的闲官功劳大得多。”
“算了。”蒋济摇头,“从黄巾之乱到现在,天下人口已经减了六成,能少杀些人就少杀些吧。”
贾逸收起木简:“我要何时动身?”
“现在,”蒋济顿了顿,“世子的意思,斩杀陈柘之后,将他的首级呈给汉帝。汉室气数已尽,作为傀儡,他就应该有傀儡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