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残忍的团伙作案(第5/5页)

【背景知识】

儿童、少年犯罪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研究发现,很多犯下凶案的青少年,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一直都承受着他人的忽视或者虐待,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这些青少年就会慢慢地相信暴力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表达愤怒的最佳方式。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有些儿童可以将痛苦隐藏在内心深处,将所遭受的苦难“内化”,而大部分人则会将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以其他形式发泄出来。事实上,能够将痛苦“内化”的儿童更容易犯下谋杀罪行,这是因为这些儿童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压抑自己内心中的愤怒,这种被压抑的情感一旦到达临界点,就会爆发出超乎寻常的威力,这些儿童也就会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犯下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残暴罪行。

英国的一位青少年法庭精神病咨询专家认为,遭受过剥削、排斥以及在生活中经常失意的青少年都有着比较低的自尊心,在这些青少年看来,他们之所以会被恶意对待,是因为他们不值得被他人关爱和保护。在生活中,这些人会意识到尽量孤立自己或者变得暴力、残忍起来,能够给他们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力量,富有攻击性的行为还会让其他人关注到原本无人理会的自己。

在这些孩子看来,即使是负面的关注,也比被人忽视更好。而他们内心的愤怒也会强化他们所做的异常或凶残行为,这种行为引发的后果又会反过来强化他们内心中的错误认知,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最终使他们转变成无恶不作的少年杀手或者连环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