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案 观音寺满门惨死 好乩友参破玄机(第8/9页)

台下又是欢呼。

汪亮说,我×,怎么回事?我笑了一声,说:“要是洪蓝今天没过这关,还是一样欢呼。”

我挤到台前,去叫洪蓝,告诉她母亲在医院等着。

路道谦看见了我,朝我一笑,说,我等你陪我放生。

把洪蓝带到医院见了母亲,我没再问她们下蛊的事,小宝和汪亮也没再提这事。我问洪老太,那天在监狱里和洪蓝说了些什么?洪老太说,其实没说几句话,抱着她念了会儿经。

洪蓝小时候不开心或生病难受,她都会抱着她念经,念了就会好,“我们信这个。我跟她说,神判和生病一样,是神灵的考验,能蹚过了火,唉咪(摩梭语母亲的发音)就能活下去。”

两天后,洪老太半夜安静地去世了,医生也没查出什么毛病,说是自然死亡。

后来,给戴戴仔细讲了这几天的事儿,她问我,到底信不信蛊。

我说:“蛊是有的,但却很不一样。叫我说,洪老太和悟善社都会下蛊,你说哪个更毒?”

在太爷爷的时代,很多人会谈论巫术和蛊这些事情。现在,则更多地出现在电影电视剧里,演绎得过分邪乎,反而让人没了兴趣。

从社会科学上解释,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里提出了“交感巫术”的概念。所谓交感,一是指模仿,二是说接触。比如说最常见的诅咒和下蛊传说,是拿人的头发、指甲,甚至可以对脚印做诅咒;再比如,扎小人,是最常见的模仿巫术。

仔细一琢磨,这种原始宗教的思维现在仍随处可见——我们经常陷入这样简单粗暴的思维:如果……,就会……。本来毫不相关的事情,说出来常常就成了诅咒,比如墙上写着:谁在这里拉屎死全家。这种诅咒,本质就是神判,以事后应验的心理暗示来恐吓人。

再比如,黑帮常用这招来评判小弟。《古惑仔》里陈浩南被下药诬陷勾引二嫂,要想自证清白,就得跪在关二爷面前,往肚皮上摁一把燃烧着的香。

洪蓝和洪老太相信万物有灵,相信蛊,为活命去放蛊,就是这种单纯的原始逻辑,本质上是无知。悟善社则是蛊惑人心,扶乩和神判都在利用无知和恐慌来满足私利。很多名为信仰的东西,要么为聚众敛财,要么为扩大权势。

巫术和仪式本质上是种心理暗示,常有心理净化和疗愈作用,本身并无问题。就像一把刀,能救人也能杀人,不是刀有问题,是握刀的人有问题。

[1]民国初年,尤其是“一战”后,中国政治转型出现了必然的应激反应,文化和西方制度的摩擦严重,加上政府权威下降,各种西方思潮涌入中国,传统的宗教和迷信也在全国兴起,中国进入了“多元混乱”时期。悟善社将儒道佛旧观念融合,又引进西方灵学概念,大兴鬼神救国之说。悟善社曾在《时报》登广告,要“借经于扶乩,以递人鬼之邮,以洞幽冥之隔”。

[2]同善社是民国时期民间宗教中一个臭名昭著的教派,为彭汝尊于1912年创立,鼓吹“入教避劫”说,认为只有加入同善社,才能“升入天堂”。1917年,同善社得到北洋政府批准,在内务部立案,公开成立总社。总社以姚络苍为负责人,以国务总理段祺瑞和大总统曹锟为“护法”。

[3]乩童是一种职业,是原始宗教巫术仪式中鬼神与人沟通的媒介,类似西方宗教的“灵媒”。乩童上身仪式中,会通过熏香、摇晃、近距离听锣鼓等方式让自己进入精神恍惚的状态,或以自虐的方式刺穿、砍伤自己却不觉痛苦,以显示自己的神性。

[4]禹步是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传为夏禹所创,故称禹步。因其步法依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又称“步罡踏斗”。

[5]乩友一词并非我或金木杜撰,而是乩坛伙伴的一种称呼,清代笔记《益智录》等书均有记载。

[6]善书,又称劝善书,是传教和讲道印制的小册子,多为劝人向善主题。民国时,各种宗教社团都印制自己的善书,比如《安士全书》《欲海回狂》《万善先资》。

[7]悟善社影响力有多大,从几个参与成员名单可以看出。曹汝霖:日本留学,官至外交总长;王士珍:武将,曾任国务院总理;段祺瑞:曾任国务院总理;吴佩孚:秀才,历任省长、督军;陆宗舆:日本留学,龙烟铁矿督办;夏同龢:状元,众议院议员;江朝宗:武将,曾任国务院代总理。其中江朝宗长期都是悟善社真正的负责人。1925年,悟善社通过了北京政府内务部备案,成为合法团体,改名为救世新教会。—— 参考《灵学要志》、1926年《救世新教总会会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