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刺客列传》(第6/11页)

不管这样的猜测正确与否,总之要想找到井山,必定要花费更多的工夫。

在平武县城里打听不到线索,三人只有去城外寻找。

要寻找一座山,势必得往有山的地方去。平武县地处川北,与甘肃省接壤,境内有大片的山区,这些山区基本上集中在县辖区的北部。所以三人休整一晚后,翌日便离开县城,往北面搜寻。

方向的确找对了,因为在离开县城后不久行经一处岔路口时,三人询问道旁一处茶铺摊的老板,老板的回答和客栈掌柜一样,不知道井山在哪里,但大半个月前曾有人询问过同样的问题。

“他们去了哪边?”贺谦问道。

茶铺摊老板抬手一指,指向通往东北方向的岔道。

三人走上这条岔道,沿途只要遇到人就打听,得到了不少和茶铺摊老板相同的回答。虽然这些回答对寻找井山没有任何帮助,但至少可以指明胡启立和烛龙曾走过的方向,也让三人寻找下去的信心更加充足。

如此边走边问,到了下午,三人走进了一个名叫水皮的村子。

这个村子是一个藏族人的聚居地,是以又被唤作水皮藏村。村子里的人虽是藏族人,但大都能说一些汉话,所以询问的过程没有太多语言障碍。但不一样的是,面对同样的关于井山的问题,村子里的藏民没有报以摇头,而是伸手往村子深处一指:“找多吉老头,他晓得。”

问一个人是如此,问两个人也是如此,胡客、姻婵和贺谦接连问了好几个藏民,得到的回答,都是找多吉老头。

这个多吉老头到底是何方神圣?胡客等人的心里都产生了疑问。但寻找了这么久,总算有人知道井山的存在,也没枉费一路上所花费的工夫。

三人按照藏民所指,来到村子最深处的一座土坯草屋前。

多吉老头就在屋前的地坝上,睡在一把破旧躺椅里,晒着略有些发烫的阳光,眯合着眼睛,一副闲然自得的样子。

胡客等三人的到来,惊醒了小憩中的多吉老头。

听明白三人的来意,多吉老头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口黄牙。他一骨碌爬起身来,向三人招手,示意跟着他,然后背着双手,摇头晃脑地往远处一条山沟走去。

三人觉得奇怪,接连向多吉老头提了几个问题,但多吉老头仿佛没听见似的,只管往前面迈步。

“跟上去。”胡客低声说了一句。

多吉老头的反应虽然怪异,但以三人的本事,哪怕前方藏有古怪,也不足为惧。

诗与门

穿过整条树木成荫的山沟,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夹在两山之间的低矮山丘。

多吉老头把三人带到这座山丘前,停住了脚步。他转回身来,脸上仍然挂着那副咧开嘴的憨厚笑容。

“这就是井山?”贺谦望着眼前这座长满了槭树的低矮山丘。

多吉老头乐呵呵地点点头,然后背着双手,沿着来路向村子走回。贺谦再问任何问题,他都似没有听见,不予理会,只管向村子走去。

看着这个古里古怪的老头越走越远,逐渐消失在山沟深处,三人的心头渐渐聚起一团迷雾,诸多疑惑难以解开。

疑惑归疑惑,既然多吉老头点了头,示意这座低矮山丘就是井山,哪怕是胡说八道或暗藏陷阱,三人也必须进山探一探。

这座长满槭树的山丘,看起来是一座荒山,山中没有任何道路,全是杂草和落叶。行走其间,树叶遮住了阳光,四周都是垂落下来的阴影,时而山风穿林而过,带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这座山丘并不大,三人用了半个时辰,便把整座山搜寻了一遍,除了一口井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

有一口井的山,就叫作井山,如果换了其他人,一定会觉得多吉老头是个脑子有病的人。但胡客、姻婵和贺谦都没有这样想,因为他们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这口井的不同寻常之处。

这是一口干涸的老井,从杂草丛生的井口往下望,隐约可以看见井底堆着一些散落的砖块。这显然是一口废弃已久的井。然而让人奇怪的是,井口的边缘却有一道明显的痕迹。这道痕迹比较新,是摩擦造成的。贺谦在附近一颗槭树的树干上,找到了一圈两指粗的勒痕。这两道痕迹同时出现,足以说明不久前曾有人将绳索绑在树干上,然后借助绳索下到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