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遇光复会(第4/12页)

把守清兵觉得奇怪,从火堆里捡出几根火把,走到官道中央,合力拦下了马车,并打算将后面的两骑马也一并拦下。

马车无主,所以拉车的马见有人拦住道路,便乖乖地停了下来。

但后面飞驰而来的两骑马却全然不同。

这两骑马来势汹汹,完全不理会清兵的手势,摆出了一副横冲直撞的态势。

几个迎上去的清兵,发现两骑马根本没打算停,急忙向两旁跳开,其中一个清兵躲避不及,被撞了个正着,飞出丈远,狠狠地摔在地上,当场昏厥,即便不死,也难免重伤。

其余六个清兵见这两骑马如此剽悍,以为是盗匪来了,嘴里大叫着“反了”,急忙举枪上膛。

两骑马上的骑者身形魁梧,身手极为敏捷,两人翻身下马,手起刀落,转瞬间便取了六个清兵的性命。但其中一个清兵在倒下前扣动了扳机,毛瑟枪“嘭”的一响。

枪声一响,官道上原本已停下来的马车立刻动了。拉车的马受了惊吓,嘶叫一声,又撒开四蹄狂奔起来。

枪声同样惊动了官道两侧的营地,不少熟睡的清兵惊醒过来,以为是盗匪打来了,纷纷抓起枪就往外冲,冲出营地后,才发现四下里空无一人,只看见一辆马车沿着官道向灵鹅村的方向驰去,后面飞驰着两骑马,两骑马的后面则跟着另一骑马,彼此间你追我赶,转眼间便消失在了夜色里。

清兵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七个把守清兵全都横尸在地,顿时大吃一惊。几个清兵急忙跑向镇口的一幢民居,准备把刚刚发生的事报告给把总。这些清兵的把总因为睡不惯野外,所以在最近的民居占了一间房来休息。

几个清兵冲入民居后,发现把总住的房间里亮着光,房门敞开了一丝缝隙。几个清兵在门外禀报,房内却没有反应。几个清兵以为把总睡得太沉,索性推开房门,冲入了房内。

推开门的一瞬间,房间内的景象,令几个清兵的三魂七魄立刻飞走了一半。

把总的确躺在床上,但不是睡着,而是死了。他的脑袋不翼而飞,脖颈处的断口尚在流血,显然不久前脑袋刚被人割走。

把总死了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营地,所有清兵都陷入了惊慌失措的状态。

就在这时,“啾”的一声响,不远处一支响箭射上了金庭镇的夜空。哨声尖啸锐利,朝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平阳党

在微冷的夜风中,徐锡麟的额头不断地冒着汗。他双拳紧握,来回踱步,心里焦急不安。

当这声尖啸锐利的哨声传来,他立刻扭过头去,惊喜且振奋地看着站在身旁的竺绍康,抚掌说道:“得手了!”

竺绍康报以微笑,说道:“金发老弟勇武无匹,智谋超群,只要他出马,就没有失手的时候。”

说完这话,两人同时转过身去。

在他们的身后,一块开阔的平坝上,近五百个平阳党的成员,正手握武器,黑压压地肃然而立,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在吴樾刺杀出洋五大臣后,刚成立不久的同盟会,决定抓住国内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的大好机会,在湖南省和江西省一带发动会党和新军起义。与此同时,光复会也决定在江南地区策划武装起义,以响应同盟会的起义。光复会的部分成员在陶成章的带领下,从日本秘密返回了上海。

考虑到光复会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浙江人,在浙江省内行事有诸多便利,陶成章遂决定将起事的重心放在浙江省。

陶成章、徐锡麟、龚宝铨等人奔赴浙江省绍兴府,创办了大通学堂,表面上是育人子弟,实则是将大通学堂作为光复会的秘密据点,在此秘密组织和训练会内成员,同时贮藏购买来的枪支弹药,以备起义之用。

要想武装起义,首先需要聚集大量的人力,单靠光复会的一帮成员,力量还是太过弱小。

陶成章召集成员商议之后,决定联络浙江省境内大大小小的山堂会党,争取将各路山堂会党的人马聚集到光复会的旗帜之下。

当时浙江省境内的山堂会党极为活跃,力量十分强大,正因为如此,浙江省境内才极不太平。

这些山堂会党之中,势力较大的有龙华会、双龙会、白布会、伏虎会、平阳党和乌带党等等。这些会党人数虽多,却山堂林立,互不统属,甚至相互间结有仇怨,会规和密约也各不相同。要想拉拢这些山堂会堂聚于一处,并且发动武装起义,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