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铁道横尸(第5/15页)
龙飞笑着望了他一眼,然后慢悠悠地开了腔:“有句话叫‘金陵自古帝王州。’从公元三世纪到六世纪,是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南方政权凭借长江天险,同北方对抗,选择这个虎踞龙盘的南京作为首都。南京东距长江入海口直线离约三百公里。沿江一带有龙潭山、栖霞山、鸟龙山、幕府山,这些山多是悬崖峭壁,临江而立。幕府山的东北端有一座突出江边三面环水的石矶,好像一只凌江欲飞的燕子,称之为燕子矶。钟山站立在南京城东,平地突起,像一条巨龙蟠结在南京之东。三国时的诸葛亮称钟山龙蟠;钟山北坡石岩出露,坡度较陡,在阳光照射下,略带紫色,所以又称紫金山;南坡建有中山陵、明孝陵、灵古寺等。在春秋战国时期,现在的南京地区称为吴头楚尾,即吴国的西缘边境,楚国的东缘边境。在汉末军阀混战中,这里经孙权的治理,俨然成为国际性都市。‘王浚楼船下盖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东吴到孙权之孙孙皓手里已是政治腐败,崩溃瓦解了。东晋时期,这里形成王导、谢安两大官宦士族,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有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寄托今昔之叹。南北朝时,这里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人,梁武帝晚期,招来‘侯景之乱,’导致衰败不堪,人口只剩下百分之一二。北宋时这里改为江宁府,王安石曾3次担任江宁府尹,晚年定居这里,中山门内有半山园,人们经常看到这位老者骑着毛驴到钟山宝林寺读书吟诗。南宋时,岳飞在牛首山大败金兵、韩世忠梁红玉夫妻在黄天荡大败金兵,从此金兵有一百余年没敢过长江。明太祖朱元璋以开封为北京,应天府为南京,南京之名即由此而来。公元一三七八年决定建都南京。公元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的军队攻取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京。公元一八六三年曾国藩的湘军攻下雨花台,第二年清军攻入南京城,天王府等付之一炬,城里大部分民房也在七天七夜的大火中烧毁,文物古迹,荡然无存!天王府里仅存一只石船!”
龙飞说到这里,情绪有些激动,口干舌燥。路明递给他一杯茶水,龙飞一饮而尽,清清喉咙,又说下去:“公元一九一一年爆发了辛亥革命,一九一二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定都南京。可是仅三个月,孙中山被迫交权给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一九二七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在南京成立由他个人操纵的‘国民政府,’此后除了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时期,曾将首都迁往重庆八年外,直到一九四九年南京解放,国民党建都南京共十四年。”
说到这里,龙飞气愤地说:“一九二七年南京人口不过三十七万人,到一九三六年人口增加到近一百万人。日军攻陷南京,实施大屠杀,杀死三十多万人,这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啊!”说到这里,龙飞淌下了热泪。
路明说:“当时国民党有几百万军队,可是竟打不过小日本鬼子。”
龙飞又呷了一口茶,“这就是腐败啊!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没有几支队伍能打仗!”
这天夜里,龙飞正倚着床头看书,忽见楚家的炊事员老蔡浑身血污走进屋来。他毫无表情,胡鬚满面,头显得更加臃肿。
龙飞放下书,赶紧到枕头底下去摸手枪,可是手枪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老蔡忽然笑了,露出一嘴黄牙,眼睛眯成一道缝。他扒开头皮,掏出一柄无声手枪,对准了龙飞……
龙飞想下床,可是双腿却似千钧重,脚步移不开。
老蔡说:“我就是你要找的梅花党!”
他扣动扳机,子弹射了出来……
龙飞眼睛一闭……
一忽儿,他又睁开眼睛;老蔡不见了,屋内亮着灯,他手里拿着书掉在地上。
这是一个梦。
他睡前忘记关灯了,拿着书就睡着了。
他穿上拖鞋下了床,走进隔壁的房间。屋内漆黑,他开了灯,看见路明睡在床上,一条腿踢飞了被子。
他替路明盖好被子。
路明睡得正熟,嘴里说着梦话。
龙飞听不清楚。他笑着望了一下这个年轻的战友,关了灯,走出路明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