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9/10页)

“北条说得真不留情面,虽然她的话没错。”

“我第一次听说北条和高原是好朋友。”

“她们的家离得近,好像初中就是同学。听说高原学坏后才疏远了她……”

“这么说是北条在继续维持友情。”

惠子量着我的胸围。我忍着痒,像个稻草人似的站着。

“为什么要扮小丑?我看起来适合演丑角?”

体育节是下星期日。校园内的气氛已逐渐热烈起来,这次的大戏是化装游行,各个社团好像都在精心准备。

“别发牢骚了。据我所知,藤本老师要男扮女装呢。哪个好点?”

“哪个都不好。”

“对观众来说还是小丑好。”惠子一边给我打气,一边量完尺寸,“化妆品也由我们准备,你只要当天不迟到就行了。”

“我什么都不用准备?”

“作好心理准备就行。”惠子把我的尺寸写在笔记本上,轻松地说。

我穿上外衣,正准备出去,撞上了正要进门的队员,是一年级的宫坂惠美。见到她手上拿着一升装的大酒瓶,我问:“怎么,中午就打算开宴会?”

惠美不答,只微笑着缩了缩脖子。屋里传来惠子的声音:“那是老师你的道具之一,不是说过,你要扮演拎着大酒瓶、喝得烂醉的小丑吗?”

“我要拿这个?”

“是啊,你不喜欢?”惠子走过来,从惠美手中接过酒瓶,做出喝酒的姿势,“一定很出彩。”

“谁知道呢。”

我拿过酒瓶,上面贴着“越乃寒梅”的商标,是新潟产的名酒。想象自己扮成小丑对着酒瓶猛灌的样子,走路大概也得摇摇晃晃。

我不禁对惠子说:“喂,到时候要把我的脸刷得让人家认不出。”

惠子使劲点头:“那当然!”

4

九月十九日,星期四。

星期二、星期三很难得地平安无事。警察不见踪影,校园里接二连三摆出体育节的吉祥物,清华女中似乎恢复了正常。

村桥原来担任的课也已分配完毕。我接了三年级A班的课,课程比以前紧了,但也无可奈何。训导主任由小田接任。

对于村桥离世的反应,学生也好,教师也好,都同样在变淡薄。只不过短短几天,一个人已被完全抹掉。这让我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

然而,我注意到在村桥死后,有一个人变了。也许是因为我另眼相看才觉得引人注目,但她的变化实在明显。

那就是麻生恭子。

她在办公桌前发呆的时候多了,还常常出错,有时差点忘记上课,有时把试卷放在那儿忘了拿走,以前她不可能出这些差错。她那自信得近乎傲慢的眼神,最近也变得有些茫然无助。

这些变化都发生在村桥死后,我确信其中一定有什么。可究竟是什么,却怎么也想不出头绪。

最善意的想法是:她和村桥是恋人关系,因村桥的死受了刺激—这种情况的关键是她对村桥有几分真心。可从她的个性来说,怎么也不像会认真考虑和村桥结婚,何况前些日子栗原校长提出了儿子贵和与她的亲事,照理说,村桥死了她应该称心才对。

这样又回到那个假设—麻生恭子是凶手,对我来说,这是最合乎情理的推测。可她不是,她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无可怀疑。

且慢!我抬头看看她那边。她还在一脸严肃地改试卷。

是否可能有同谋?假如恨村桥的另有其人,不就有可能了吗?

不,还是不行,我轻轻摇头。要是同谋杀人,麻生恭子也得“分担”任务,但村桥遇害时,她正在指导英语会话社。若她只负责弄毒药、把村桥叫到更衣室,从主犯的角度来看,任务的分配也太不均匀了。

我得出的结论是:要使同谋这一假设成立,必须有一个听令于麻生恭子的人。

事实上真有这样的人吗?很遗憾,对此我完全没有线索。

正觉得推理无法再往前进行时,第四节课开始的铃声响了。麻生恭子站了起来,我也跟着起身。这节是三年级A班的课,是我接替村桥给这个班上的第一次课。走在走廊上,心里有一点紧张,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不适合当老师。

大概是上课铃刚响过,老师都还没来,走过三年级B班和C班门前时,我听到热闹的说话声。我苦笑着想,即使大考临近,她们和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没什么两样。转过走廊拐角,顿时安静了下来,教室门前挂着三年级A班的牌子。果然是毕业年级里最好的一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