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5/6页)
马苏德满面笑容地来到他近前,带着浓重的口音用法语说道:“炸桥的活儿干得漂亮!太精彩了!”
“谢谢。”埃利斯道,“可我来不是为了炸桥。”他现在备感虚弱,头晕目眩,不过这倒也是办正事的好时机。“我是来谈条件的。”
马苏德一脸好奇:“你从哪儿来?”
“华盛顿,白宫。我是代表美国总统来的。”
马苏德点点头,脸上没有丝毫诧异:“很好。我很满意。”
话音刚落,埃利斯便失去了知觉。
就在当天晚上,埃利斯说服了马苏德。
游击队员做了一个担架,抬着埃利斯翻过山谷,黄昏时到达阿斯塔纳。马苏德已经派人打前站,到班达去找让-皮埃尔,明天他会赶到这里,替埃利斯取出身上的子弹。与此同时,一班人马在一家农舍的院子里安顿下来。埃利斯对伤痛已渐近麻木,一路奔波仍令他备感虚弱,已经有队员对他的伤口进行了简单处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有人端来烫手的甜绿茶,他稍微恢复了些精神。稍后,一行人吃了些桑葚和酸奶当作晚饭。这是典型的游击队作风,从巴基斯坦随护送队进谷的途中,埃利斯便有所体会:到达某处的一到两小时内,肯定有东西吃。他不知道这些食物是买来的、征用的,还是别人送的。不管对方愿意也好,勉强也罢,反正应该是没花钱。
吃过饭,马苏德挨着埃利斯坐下,没过一会儿,周围的队员皆回避开去,只剩马苏德跟两个副手面对埃利斯。埃利斯明白,是跟马苏德摊牌的时候了。错过了今晚,可能一个星期内都不会再有机会。可此时的他浑身瘫软、筋疲力尽,如何担得起如此艰巨的任务?
马苏德开口:“多年以前,某国求阿富汗国王派五百战士支援作战。国王从我们的山谷派了五个人,并派信使告诉对方:五头狮子抵得过五百只狐狸。五狮谷因此而得名。”接着他笑了,“今天,你也变成了一头猛狮。”
埃利斯道:“传说从前有五名英勇的战士,人称‘五狮’。每人把守山谷中的一道入口。我还听说,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称你为‘六狮’。”
“不讲传说了。”马苏德笑道,“你想谈些什么?”
为了这番谈话,埃利斯已进行了演练,但他并没料到对方居然单刀直入。虽为东方人,但马苏德显然不喜欢拐弯抹角。埃利斯道:“首先,你怎么看这场战争?”
马苏德点点头,思索了片刻道:“苏联人在谷口的罗卡镇有一万两千人兵力。总是老套路:先是埋地雷,然后是阿富汗军队,最后苏联人再把逃跑的阿富汗人堵死。他们另有一千二百人的援军,计划两周内对五狮谷来场大规模攻击。他们想摧毁我们的力量。”
埃利斯不解马苏德究竟如何获得如此准确的情报,但表情上并未显露出来:“依你看他们会得逞吗?”
“不会。”马苏德沉着中透着自信,“他们一出手,我们就潜入山中,让他们没仗可打。他们一停手,我们就从高地袭击,切断他们的联络。就这样慢慢将他们拖垮。敌人会发现,自己投入大把精力,抢到的地盘却没带来任何军事优势,最终只好撤退。一直如此。”
埃利斯暗自思忖,这正是最典型的游击战争。毫无疑问,马苏德有很多宝贵经验可以传授给其他部落首领。“你觉得苏联人还能在这样的无谓袭击战中撑多久?”
马苏德耸耸肩:“这掌握在真主手中。”
“你们能把苏联人赶出你们的国家吗?”
马苏德笑了笑:“越南人不是把美国人给赶跑了吗?”
“我知道,当时我就在那儿。”埃利斯道,“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吗?”
“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苏联人一直在为越南提供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尤其是便携式地对空导弹。正因如此,游击队才得以对抗战斗机和直升机。”
“我同意。”埃利斯道,“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也站在你们一边。我们想帮助你们获得更先进的武器,同时也想看到,你们能真正利用这些武器在对抗敌人的战斗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让美国人看到花钱的实效。依你看来,阿富汗的抵抗运动何时可以像越南人在战争后期那样,形成统一的全国性力量,并针对苏联人展开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