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八日(第4/9页)
“纳尔森的弓上还有一条线,主子,”狄沙理斯继续说,此时人人都以为他已叙述完毕,“接下来这份报告,我不太有信心,不知应不应该提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敢完全漏掉不提。是跟西德人交换得来的报告,日期是几个礼拜前。根据他们的消息来源,纳尔森最近是所谓北京茶会的会员,这个机构我们欠缺相关信息。据我们了解,是用来协调中国情报界各方事宜,仍处于起步阶段。他入会时先担任电子监听顾问,然后被推举为正式会员。就我们所能解释的范围,该会的功能类似我们的程序小组。不过我必须强调的是,这只是臆测而已。对中国这一方面的事务,我们一无所知,表亲也好不到哪里去。”
史迈利总算不知如何应答,只是盯着狄沙理斯看,嘴巴张开,合上,然后取下眼镜,加以擦拭。
“纳尔森的动机呢?”他问,仍对持续吠叫的表亲电话置若罔闻,“纯属臆测吗,博士?你怎么知道?”
狄沙理斯大大地耸耸肩,油腻的头发如撞上地板的拖把。“噢,任何人都会这样猜想,”他的口气很冲,“这个年头,有谁还相信动机?要是列宁格勒大学的人主动吸收他,做法又正确,他接受吸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一点也不算不够忠贞。至少就教义而言是如此。苏联毕竟是中国的老大哥。对方只需要告诉纳尔森,他获选为特别的民兵先锋。我看不出需要用上什么大学问。”
办公室外,绿色电话自顾自地响个不停,令人侧目。马铁娄通常不会如此坚持不懈。只有吉勒姆与史迈利可以接听。可惜史迈利没有听见,狄沙理斯即席列举纳尔森为卡拉担任地鼠的可能原因时,吉勒姆也不敢退席。
“‘文革’开始后,很多处境和纳尔森相仿的人相信毛泽东发疯了。”狄沙理斯解释,他仍不愿提出理论,“甚至部分将领都这么认为。纳尔森当时受尽羞辱,外表顺从,内心也许仍满腔怒火——谁知道?说不定满腔复仇愿望。”
“开始付款给德雷克时,是在纳尔森的复职几乎还没完成的时候,”史迈利微微反对,“你作何推想,博士?”
康妮实在忍无可忍,因此再度逾矩。
“噢,乔治,你怎么会这么天真?你自己可以推想得出来,亲爱的,你当然可以!那些穷光蛋中国人,不可能把顶尖技术人员冰冻半生、不去重用啦!卡拉看出了端倪,对不对,博士?他算准了,趁机利用。他紧盯着可怜的小纳尔森,等到纳尔森开始脱离荒原,他再派手下去说:‘是我们啦,记得吗?你的朋友啦!我们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们不会让你游街、对你吐口水!让我们东山再起吧!’换了你,你自己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玩的,你也知道!”
“钱呢?”史迈利问,“那五十万呢?”
“萝卜和棍子的伎俩!勒索加厚礼。不管选择哪一项,纳尔森都算上钩。”
尽管在康妮纵声插嘴之下,作最后结论的人却是狄沙理斯:
“他是中国人。他讲求实际。他是德雷克的弟弟。他跑不出中国——”
“是时机未到。”史迈利柔声说,再度向档案夹瞥一眼。
“——替俄国人服务,他的市价多少,他自己非常清楚。‘政治不能拿来当饭吃,也不能拿来当小姐睡。’德雷克以前喜欢这样说,所以干脆用来赚钱——”
“算准了有朝一日可以离开中国,花个痛快。”史迈利总结。在吉勒姆踮脚尖走出办公室之际,史迈利合上档案夹,拿起笔记纸。“德雷克有一次想把他弄出来,却没有成功,所以纳尔森收下俄国人的钱,等……等什么?等德雷克运气变好吧,也许。”
身后咆哮不休的绿色电话终于安静下来。
“纳尔森是卡拉的地鼠,”史迈利隔了很久才说,几乎又是说给自己听,“他探到的中国情报矿层是无价之宝。光是这一个原因,我们就肯接受。他听卡拉的命令行事。命令本身,对我们而言具有无法估计的价值。知道命令是什么后,能确切揭露俄国人对中国这个大敌明白多少,甚至能判断俄国人打算如何对付中国。我们可以尽情逆向操作了。什么事,彼得?”
通报坏消息时没有所谓的起承转合。前一刻,概念仍成立,转眼间概念却已遭击碎,卧倒粉尘中,对受到影响的人而言,这世界已起了变化,无法挽回。尽管如此,吉勒姆为了制造缓冲效果,使用圆场正式表格,以书面呈现。他呈给史迈利的坏消息是以暗码书写,希望史迈利一见暗码能作好心理准备。他轻轻走向办公桌,一手拿着表格,摆在玻璃板上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