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5/8页)

“还是在春天,从伊斯兰堡来了个代表团到奎达,和毛拉奥马尔开会。有两个将军不懂普什图语,只会说乌尔都语。不过有名军官带了他的儿子来,他还是个孩子,但可以说一口非常流利的普什图语,并带有锡亚琴高原地带口音。他给旁遮普的将军们做翻译。他们告诉我们,他们假装帮美国人做事,但他们永远也不会抛弃我们,不会让我们的塔利班运动被毁掉。就是这样。

“我和那个从伊斯兰堡来的孩子讲过话。就是那个在白色屏幕上讲话的人,面具后面一定是他。另外,他的眼睛是琥珀色的。”

追踪者谢过他,然后离开了。他顺着街道走回打谷场。男人们或坐或立,一言不发地看着他。女人们从百叶窗的缝隙里偷偷地瞟着。孩子们躲在他们的父亲和叔叔身后。不过没有人干扰他。

游骑兵们脸冲外围成一圈。他们先把两名军官引上黑鹰直升机,然后自己才登机。直升机起飞了,尘土和谷壳被吹向四面八方。他们朝巴格拉姆返航。基地的军官宿舍相当舒适,饭食精美,只是没有酒。不过追踪者只需要一样——睡上十个钟头。他睡觉的时候,他的情报已经被传往中情局在喀布尔大使馆的站点。

尽管存在部门内部的竞争,追踪者离开美国的时候,中情局还是告诉他,他们会从旁充分配合他。有两个原因,让追踪者很需要这些。

一个原因是,中情局在喀布尔和伊斯兰堡有庞大的机构。任何访问这两个大都市的美国人都可以被秘密警察严密监视。另外一个原因是,在兰利,中情局有一个超级机构,可以制造假文件在海外使用。

他醒来的时候,情报站的副站长已经应邀从喀布尔飞来开会。追踪者把自己的需要列了个单子,情报局的军官仔细地做了记录。详细内容将被加密,当天发往兰利。他没有意见。当需要的文件准备好,信使会从美国专门带过来。

中情局的人从巴格拉姆美军基地乘直升机起飞,返回喀布尔,降落在大使馆的院子里。与此同时,追踪者乘坐早已等候在那儿的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公务机,飞往波斯湾卡塔尔的巨大美军基地。根据官方记录显示,这个国家里甚至从来没有过一个叫卡尔森的人。

在卡塔尔也是一样。他还得打发三天时间,等着他在美军基地里所需要的文件准备好。在多哈郊外降落的时候,他让格鲁曼商务机返回本土,然后从基地里订了两张飞机票。

一张是本地航空公司的短途经济舱客票,沿着海岸飞往迪拜,用的名字是克里斯托弗・卡尔森先生。另外一张是从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旅行社订的,从迪拜经伦敦飞往华盛顿的英国航空公司商务舱客票,用的是假名约翰・史密斯。收到等待着的消息后,他飞去了迪拜。

落地后,他直奔中转大厅。这里巨大的免税商贸中心人满为患,数以千计的游客塞满了这座中东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他没有打扰中转大厅的问询台,直接走进了会员俱乐部中转候机厅。

从兰利来的信使已经在事先说好的男洗手间入口处等着了。他们小声交换了一下识别暗号。程序很老套,有一百年历史了,不过仍然有效。他们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和两把位置较偏僻的扶手椅。

两个人都只带了随身行李。他们长得不像,不过这不要紧。信使来的时候用的是那本真的美国护照,名字是约翰・史密斯,刚好配上那张同样姓名的返回美国的机票。他将从楼下英国航空公司的柜台换取登机牌。约翰・史密斯是乘坐阿联酋航空公司的航班抵达,在中途令人愉快短暂停留后,将乘坐不同的航空公司航班离开回国。不过不会有人知道这些。

他们还交换了手提箱。追踪者给信使的东西不重要。他拿到的是个轮式箱包,里面装着衬衫、套装、化妆用品、鞋子,以及所有短程旅途旅行者的随身物品。散落在衣服和机场买的惊悚小说之间的,是各种账单、收据和信件,表明主人的身份是丹尼尔牧师。

他把所有用卡尔森名字的纸质物品都交给了信使。这些东西也不会出现在美国。他拿到的是一个钱包,里面的证件是情报局花了三天给他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