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月漏芭蕉梦魇闲院,珠执素手意定心经(第5/10页)
民国6年(1917年)6月4日,“周门惨案”爆发后,兄妹两的履历就显得有些怪异了:
柳寒江于民国13年(1924)入上海南洋中学(高级)
同年柳迪因头疼,暂休学业
柳寒江于民国16年(1927)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
同年入燕大。
柳迪于同年入南洋女子中学
同年,柳迪因头痛,休学在家
民国16年(1927年)12月,柳寒江在燕大图书馆,因《宝相选鉴》而失踪
1927年4月,柳寒江在日本遇到东方若希,恋爱两年
同年,柳迪因头痛,休学两年
1932年,柳迪入燕大中文系
……
他蓦然停下了笔!1917年6月4日“周门惨案”爆发之后,柳迪与他的哥哥柳寒江从未在同一个时空间里出现过!也就是说没有人同时看到过他们!郑涵突然想起了在“枯心堂”外竹林里,那个神秘而诡异的身影;李祎璠曾问过柳迪,她有没有去过日本;柳迪经常头疼,经常会有“预感”;柳迪在睡梦中,竟然见过了一个日本女孩;柳迪已经回上海几天,而她的邻居竟说没见过她,却见到了她的哥哥,而柳迪却与哥哥未曾谋面;柳寒江为什么突然失踪,而不和妹妹告别;柳迪为什么千辛万苦也找不到哥哥……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有了一个答案,尽管是如此诡异而悚人的答案。
如果真相是这样的话,那桑卫兰一家岂不很危险?
“不好!不好!”郑涵连叫不好,他跳起身来,向外面跑去。
图书馆的大门已经锁了。
一定是闭馆的时间到了,郑涵悄悄坐在不起眼的位置,又没有开灯,图书馆的人以为没有人,所以锁了门。
“开门,快开门!”郑涵一边拍门,一边狂喊,“快来人!”
半晌,一个瘦瘦的老头拖着一串长长的钥匙,慢吞吞地走了出来。
“你这个年轻人怎么回事?时间到了还不走?在这里大喊大叫地,吓了我一跳!”
“大爷,”郑涵满头大汗地说,“快开门吧,我有急事!”
“急事?”老爷把眼一瞪,“有急事你不早走?”
“快,大爷!”郑涵急得跺脚,“要出人命了!”
老头一愣,虽然似信不信,还是三下两下打开了铁门,放郑涵出去,“下次看着点时间!”
郑涵满口答应,飞奔出来。
图书馆地处偏僻,此时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荒草萋萋,月色寂寂,万物像是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箔。
郑涵唯恐有变,心急如焚。
可是找不到车,一时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他觉得自己像《聊斋》中的书生,误入繁华世界,美女笙歌,猛回头却是荒草枯坟,古墓衰烟。
他孤身一人站在这荒凉的世界里,突觉背上悚然,回头望去。
一轮明亮又苍白的微残的月,无遮无拦地,无限近地迫近他。
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亮,这么近,这么阴森的月亮。
同样的一轮月,照在“待清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夏谙恕缄默着,烟一支接一支地吸。
半晌,他开口了,“你说的那个东西,能不能给我看一下?”
桑卫兰递上。
夏谙恕连忙接过。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不,只有半册,后半部分明显是被扯去了,又重新用线装好。
册子保存得相当好,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可看这册子的所有人,对其是相当爱惜的。
那册子的纸张很少见,在月光下,呈现淡淡的青色,隐隐有山水、荷竹、花鸟、霜雪等自然纹理,偏偏在似与不似之间。
册上隐隐有种淡淡的香气,不知是用什么材质制成的。
封面无字无款,翻开来,里面是娟秀的簪花小楷,遒媚圆润,妍丽工绝。
整页一气写成,却无一字涂抹,真正难得。
夏谙恕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
桑卫兰理解他的惊异,那个小册子他细读过多次,才气逼人。
“这个……”夏谙恕举起那本小册子,冷笑,“算是她带过去的嫁妆吧?”
桑卫兰知道他误会了,连忙否认。
“悯悯什么都不知道,她手上也没有这样的东西。”
夏谙恕冷笑,显然不信,“她从我们家走的时候,可是带了两大箱东西。
她母亲值钱的嫁妆不少,都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