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刑警探案 第三章 白昼劫杀震动江城 连番苦战百日擒凶(第4/7页)

会议时间到了,近二十个乡镇派出所长依次而入。葛正方以他高亢的快节奏语调说明了会议的主旨,宣布汇报开始。

兴人镇派出所长首先发言。他的汇报有排查方法、有工作过程、有基础数据、有鉴别结果,只是在问及一些具体工作对象的社会关系时,有时说得不夠详实,他立即表示将会抓紧时间补课。王又恆始终盯着面前的笔记本,未发一言。

第二个轮到东亭乡派出所王所长。他在汇报了几个基本数据和几个具体工作对象后沒有了下文。王又恆摁灭了手中的烟蒂,抬起眼皮,望着他问:

“这些数字是怎么得来的?”

“排查出来的。”

“怎么排查的?把过程讲讲。”

“所里的民警到村组和企事业单位,按照户口底册排查出来的。”

“这些人的现实活动和思想状况,在户口底册里有反映吗?”

“……”

“你参加了哪几个村组、单位的排查?”

“我没有参加具体排查。”

“那你在干什么?”

“派出所琐事比较多。不过,对于排查工作我是根据上面的要求做了布置,落实了分工和责任的。”

“哦,我知道了。你琐事缠身,无暇顾及当前的中心工作;你给别人都落实了责任,唯有你自己没有了责任。”说到这里,王又恆把目光转向了葛正方:“葛局长,你这个‘上面’是不是就是这么要求的?”

“东亭的工作做得不细不实,我也有责任。王局长,你看是不是在会后我去他们那里重新组织,现在换一个单位汇报?”葛正方一边做着检讨,一边征询王又恆的意见。

“这样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就过去了?要知道这个案子有成千人在日夜不停地工作。一个地方的工作放松了,马虎了,漏掉了犯罪嫌疑人,这么多人的工作都是在白做!再说,我们如果容忍一个单位这么马虎、不负责任,其他单位为什么不可以?请问,如果大家都这样,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在这里劳师动众?”王又恆停顿了一下,掏出香烟点上火,继续说道:“刚才这位所长也可能是忽略了抓总体情况,有可能细节方面却把握得比较清楚。这样吧,你把几个工作对象具体说说,这些对象是怎么产生的,准备怎么甄别,下一步是个什么打算?”

这位年近五十的老资历所长满面通红,羞愧难当,低头不语。其他所长们脸色凝重,个个翻看着手中的汇报材料。

葛正方的目光不停地向我飘来,我知道他是在向我求援,想叫我出面转圜。瞧着这位年轻的副局长额上渗出的一层汗珠,我不得不冒着此时出头也可能自找难堪的风险,扮演了这时只能由我扮演的角色:“两位局长,看来这次从通知到开会,时间比较短,汇报人汇总排查情况比较仓促,因而有些情况掌握不全。为了掌握全面情况,我觉得这个会还是推迟一天为好。一是便于所长们有个检查汇总的时间,二是有利于指挥部领导掌握真实情况,准确地做出下一步工作部署。下次会议各派出所可增加一人出席,请收集汇总情况的内勤参加。不过,说到这里,我还要补充一句。虽说通知的时间短了点,但还有一个晚上的时间。你们要知道,市区从指挥部领导到一线侦查员都在不分昼夜的工作。”

王又恆脸上挤出一絲笑意,他专心致志地盯着手中的烟卷,问道:“葛局长,你以为如何?”

“袁支队长的意见是好的。各位所长回去认真准备一下,明天上午开会。”葛正方赶忙表态。

王又恆望了望我,没有忘记敲打,继续说道:“要说折衷主义、中庸之道,两边都不得罪人,一向都是我们袁支的长处,一到象今天这种时刻,我常常能得到领教。你们一个是临江片的督查组长,一个是临江市局的主管领导,既然都这么说,我也不便反对,就照你们的意见办。不过,明天如果还有东亭所这样的情况出现,我可不擅长于折衷、中庸,而要追究警令不通的责任,按照规定解除不称职的人的职务了!”

由于有了第一天的教训,第二天的会议总算没有发生大的波澜。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每天出没于临江的各乡镇派出所,了解排查进展,研究嫌疑对象,调整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