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刑警异闻录 第一章 昨天爱侣缘定今生 今日逐新辣手除旧(第3/6页)
我在问话中审视着这间巨大的库房,四周堆满了农具杂物,季建中坐在我们临时搬来的审讯台前二公尺的地方,凳子是用砖块堆磊起来的。我估量了一下对方,季建中精精壮壮,足有1.8米的身高,在体力上我恐怕不是他的对手。如果他从座位下抽出一块砖向我袭来,我恐怕很难抵挡。我想起一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总不能给一个被审的疑犯伤害或者让他在我面前逃脱吧。我站起身来,从杂物堆里拣出一根木棍,拎在手里,当着季建中的面,在桌腿上敲了敲。然后转到库门口,假装向守护在门口的守卫小声地说:“外面凉吧,要不就到屋里来吧。”
我把木棍靠在伸手可及的桌子旁边,在椅子上坐下来。季建中用惊恐的目光躲躲闪闪地望着我。他大概是惧怕我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会向他用刑。我暗自发笑,人真是一种有趣的动物,在生活中就这样你猜度着我,我猜度着你,你防备着我,我防备着你。我放松了许多,头脑中原先发出的一股朦朦胧胧的睡意也随之消失了。
“季建中,把你的手伸出来!”我看到他要不把左手插在衣袋里,要不就是右手握着左手,似乎手里有件什么东西藏着。
季建中犹犹豫豫、慢慢吞吞的伸出了双手。我叫他走过来,把手摊在我眼前的桌面上。借着灯光,我看到他左手食指内侧,有一小处外伤。仔细观察,是一块黄豆粒大小的椭圆形外皮缺损,边缘不清,不象刀伤,类似于一种撕裂的创面。
“手上是怎么受伤的?”我严厉地问道。
季建中虽然小声而结巴,但回答得很快:“是自行车链条掉了,我用手指挑上去被齿轮轧坏的。”
“是新车还是旧车?”我紧追不放。
“是一辆比较新的车”。
“新车怎么脱链?”
“农村的路很颠,骑得快很容易脱链。”
季建中说得不是一点没有道理。我沉思了一会,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是大齿轮脱链还是小齿轮脱链?”我们经常骑自行车,脱链的事经常碰到,链条和齿轮使用时间一长,就会造成磨损,磨损程度越大,脱链的机会越多。但无论怎么脱链,都不会前后的大、小齿轮一齐脱链。
“是前面的大齿轮脱链。”
“想想清楚,究竟是哪个齿轮?”
“我记得很清楚,是前面的大齿轮。”
“既然是前面的大齿轮,为什么伤的是左手?”
季建中没有想到我会提这个问题,他呆住了,吱吱唔唔无法回答。一般有过脱链经历的人都知道,上链时,为操作方便,基本上都是左手转动齿轮,用右手食指托上链条的。尤其是大齿轮脱链,根本是不适合用左手挑动链条,何况他的受伤点在食指内侧。
“我就是用左手向上拿链条的。”他停顿了一会,仍然犟声回答。
“为什么是食指内侧受伤?”我提出了更为要害的问题。上链条时,一般在齿轮的上沿开始。如在上沿开始,用食指挑着链条,受创面应是食指的外背部,创伤也应是轮齿刺入状。
季建中无法自圆其说,局促不安地保持着长久的沉默。我觉得火候已到,不能放过,便开展了攻心战。
“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说人一生中是要出一些错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出错,而在于认错和改错。如果有错不知悔改,甚至文过饰非,编造谎言,掩饰逃避,那就失去了做人的起码道德和觉悟。错也分小错大错,我们常说,错误是难免的,指的是小错,小错可恕。大错误己害人,是非界限更加经纬分明。大错不是认识上的偏差形成,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恶劣性往往不能让人容忍。但是,大错已铸,该当如何,我认为应当幡然悔悟,回头是岸。否则,罪恶感将长久萦系在心,精神上永远不得安宁。再说,一个人如果做了大错事,大坏事,要不为人所知,是做不到的。你不要以为做得秘密,其实你跨出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个动作都会留下踪迹。咬紧牙关,抵抗不认,只是鸵鸟政策,自己把脑袋埋在沙堆里,以为别人看不见它了,其实是最蠢不过的。何况,我们这些猎人已把枪瞄准了你,试想,你能逃得了吗?你读过十多年书,也算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聪明人,真正的聪明人到了现在,应该直面现实,敢于认错,勇于担待。错事不可追回,悔罪却可在当前。要求心安赎过,你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人们还是会作出公正的评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