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6/8页)

“不管是什么人,我都无可奉告。想了解详细情况的话,请明天到警察署问主任吧。”警察拒绝道。这年头,即使是乡下的警察也毫不惧怕杂志记者。

从警察口中没有打探出消息,浜中茫然地站在那里眺望晃动的灯笼,不时挪动位子,变换角度。然而,搜索队转来转去,却迟迟没有发现尸体。伊濑觉得一时半会儿等不出结果,兴趣渐渐降低,刚才的恐惧感也减淡了,心情恢复到常态。这副情景,还是从远处看起来更骇人。

浜中还想留下来,伊濑强拉着他返回旅馆。

一路上,浜中仍然频频回头,环顾左右。

“在这么偏远的乡村,将人带入山中,天黑后伸手不见五指,杀起人来简直易如反掌。”浜中说。

伊濑对此提出异议。人迹罕至的山林并不一定是最佳的行凶场所。只要是与外部隔绝的地方,即使身处大都会,也可以避开他人耳目轻松犯案。就算在住户众多的公寓楼的某个房间,只要形成密室,凶手也能轻而易举地杀人,而且事后很难追查。可以说,与乡间孤立的房屋相比,城市中的公寓大楼才是最危险的地方。

返回旅馆后,为了让身体暖和起来,伊濑接着喝了一小时的酒,睡觉前又泡了个澡。

他回到房间,前来铺床的女佣报告说:“山那边始终都没找到尸体,他们决定今晚暂时结束搜索,明天早上接着搜山。”

伊濑透过窗户观看,灯笼三三两两地往镇上飘移,看起来就像在举行农村传统的婚礼。

伊濑早上八点半起床。和昨天不同,今天天空阴霾尽扫,阳光灿烂。他来到窗户旁,放眼望去,昨晚漆黑的山峦受到晨光的照射,细节毕现。山脊是松林,山坡是杉林,山麓是杂木林,层次感分明。山坳也呈现出明暗变化的立体感。伊濑眺望着山脚泛黄的杂木林,搜索昨晚灯笼汇集的地点。女佣说今早又要搜索尸体,但山脚却没有见到一个人,乡下的办事效率果然不高。看样子,可能要下午才会开始搜山。

没有时间观念的不只是警察。伊濑洗完脸返回房间,问过女佣才知道,浜中一个小时前出去了,现在还没回来。昨天口口声声说今天务必早点出发去网野神社,自己倒悠闲地散步去了,现在都不回来。一路行程都由浜中负责,他却如此我行我素,这让伊濑忍不住生气起来。

吃早餐的时候,一身西装打扮的浜中突然走了进来。

“早上好。”浜中问候道。

“你跑哪儿去了?”伊濑盘问。

“我去警察署了。”浜中答道,坐到伊濑的正对面,一边吃饭一边说起来。

今早起床后,他想起昨晚那个警察说过,想了解详细的情况就去警察署。于是他立刻行动,去警察署找到搜查主任。主任没精打采地告诉他,昨晚的搜索没有发现尸体,但既然有匿名信,就不能轻易放弃,所以打算今天增派人手再搜一次。“那封匿名信是明信片,上面用片假名写着——”浜中边说边把笔记本递给伊濑看,笔记本上记录了主任告诉浜中的那段文字:

天神山南侧山麓,狐仙庙附近的树林中,埋着一年前遇害者的尸体。请早点把他挖出来。

“当然,信中没有留寄信人的姓名。字也写得中规中矩。片假名写成这样,就很难将笔迹作为追查的线索。凶手应该是故意为之。”浜中嚼着酱菜说。

“有可能。那么,明信片上的邮戳是什么地方的?”

“大阪中央邮局。”

“哦,大阪啊。那凶手应该逃到大阪去了。”

“老师,您的想法太单纯了。如果寄信的真是凶手,那他早就会意识到邮戳的问题。即使他身在大阪,也不会住在中央邮局的管辖范围内。不过,凶手多半就在关西地区,因为与这里直接相连的大都会就是大阪。”浜中说。

“单凭这封信,很难判断寄信人是男是女。”伊濑又把那段用假名写的文字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就文字本身而言,寄信人的生活环境姑且不论,就连教育程度也看不出来。

“我请求主任给我看看实物,他始终没答应,说什么告诉我信的内容已经是他能通融的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