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4/5页)

在其他同行的厌恶与排斥下,能走到这一步真不容易啊……

味冈一边收起回忆长卷,一边反省自己这半生。正是这些辛苦,让日星建设成长成了一流企业。味冈不断教育自己的年轻部下,将“积极主义”刻进他们的脑种。同甘共苦的社长星井英雄已经六十五岁了,他曾说过,过个一两年,自己就要退居二线当会长去,把社长的宝座让给味冈。

他又从这些经验里学到了什么呢?

在参加地方公共事业投标的过程中,味冈逐渐明白,地方公务员听地方自治体(比如町、村)议员的,自治体议员听县议会议员的,县议会议员又听国会议员的,上下级关系非常明确。

地方的建筑公司,又和自治体的官员有关系。毕竟官员们就是发订单的人。这些官员表面上受到议员们的牵制,但又不会唯命是从。如果工程够大,中央官厅也会参与进来。建设省与自治省会接触工程,但是工程费用的补贴就是大藏省的管辖范围了。地方自治体的议员自然说不上话,即使是国会议员,也必须是对大藏省有很强影响力的人才能发挥得了作用。然而,能有如此影响力的国会议员,寥寥无几。

没有比官员更有权力的人物了。尤其是大藏省的官僚,明治维新以来,他们心中一直怀有一种精英意识,觉得自己比其他官僚高出一等,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编制预算的时候,各省高级官僚对待大藏省的态度,就是大藏省地位的最佳写照。他们对待主计官【42】的态度,简直可以用“卑微”和“殷勤”来形容。某省有一位局长,据说他的实力比次官还强,可他竟然会为深夜工作的主计官揉肩——一切只是为了多要一些预算罢了。

如此一来,普通的国会议员根本没有出场的余地。在地方自治体的市政厅部长、课长桌上威风凛凛的名片,在大藏省官员眼里与废纸无异。中央省厅的官僚都有口蜜腹剑的毛病,大藏省官僚尤甚,他们甚至敢偷偷和大臣对着干。

预算在手,地方自治体的公共事业的生杀大权也握在手中。不仅如此,他们还有权批准自治体发行债券。自治省、建设省等省厅会为自治体撑腰,但他们无权干涉债券发行权。自治体与建筑公司对于这些老师(议员们)也很无力。

这时,巨势堂明粉墨登场了。

社长星井英雄,从一位大藏省的退休高级官僚那里,听说了巨势与南苑会的存在。星井说,据说有个很厉害的人物,在大藏省非常吃得开。

“在大藏省非常吃得开?这种人和我们公司有什么关系啊?”

那是十年前的一次对话。当时味冈才刚当上专务没多久,连东南西北都没分清楚。

“不,不是那么回事,大藏省握着整个国家的钱包,知道各省的新公共事业计划。各省也会咨询大藏省的意向,看看能拿到多少预算,否则也是纸上谈兵。退休的官僚跟我说了,各省的计划还在摇篮里的时候,会听到风吹草动的不是内阁官房长官,也不是执政党的政务审查会,而是大藏省主计局的干部。而且不只是政府的公共事业,地方上的公共事业也是,从县到市町村,只要是公共事业,都会通过自治省和大藏省通气。自治体穷得很,干什么都需要政府的补贴。即使想要自己发行债券凑钱,也需要大藏省批准才行。所以大藏省手中握有所有新公共事业的情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无所不知。最可怕的是,他们手里有的,不只是情报。只要有大藏省干部撑腰,拿下工程就很容易了。毕竟大藏省是出钱的地方啊,而且这种关系能一直为工程服务……普通的议员根本没那么大威力。”

星井社长在那位退休官僚的介绍下,率先与巨势堂明进行了接触。味冈也不知道他们是在哪儿见面的,总之星井与巨势见过五六次之后,就让味冈接替了自己的任务。

“那人来历不明……只知道他在大藏省干部中间相当吃得开。如果他能站在我们这边,我们公司一定能发展得更好。唯一担心的是……”

“怕贿赂的事情败露吗?”

“不,这一点他隐藏得很巧妙,没有那么危险。我担心的是那个巨势堂明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