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7/10页)
马太太独自到戚玉芳卧房休息,自见书桌上摆着精致的文房四宝,案头叠着十几本《新闻天地》,马太太坐在桌前的自动沙发椅上,随手翻阅《新闻天地》杂志,只见扉页上夹着一张宣纸,用毛笔写着一首古词,字迹挺拔清秀,上写着: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红绿鞋儿占鬼卦。
丙戌残冬录自《聊斋》
马大太心想:这首词是戚玉芳去年残冬抄的,是在刘振亮走后。这个忘恩忘义的刘振亮在戚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是玉芳还原谅他,想念他,可见这个淫贼的“拆白”手段何等高强。今天是欢聚的日子,我不能把刘振亮自杀的情况告诉她,免得她心里多少有点波动。我在这里还有一段时间,来日方长,慢慢劝解她。
休憩片刻,戚承祖打鱼归来,戚玉芳宰完鸡鸭,马太太就亲自下厨,主持烹饪,一家人和乐融融,把消沉已久的戚家庄复活起来。
太阳还未下山,楼上早已摆下一桌酒席。旁边放着两炉蒸笼,把所有的菜肴放在里面,随食随取,不必下楼。戚玉芳把一切都准备妥当后,便请马太太上楼欢宴。
三人就席坐定,马太太眼看小楼上佛堂依旧,佛幡四垂,只是中间不供佛像。便故意问他们说:“奇怪?此楼既设佛堂,为什么不供佛像?”
戚承祖见问触景伤情,愤慨地把搭救刘振亮,反而被他打破佛像劫走窖存的始末告诉了马太太,说完他痛心疾首,愤激不已。
马太太却微微含笑。
正当父女俩对她这不近情理的冷漠感到困惑时,马太太开声了:“今天是我们久别重逢的大喜日子,我不该勾起你们伤心之事,这是我的不对。我应该还你原来的愉快心情,伴我畅饮,尽情地欢叙一宵!芳儿,你到下面把我的皮箱提上来!”
父女俩更加困惑。玉芳只好遵命下楼,不一刻,她提上箱子,放在马太太面前。
马太大从衣袋里掏出一串锁匙,打开提箱。拿出一个手提包,放在佛桌上面,拉开拉链,把包里的东西全部倾倒桌上。只见满桌金玉珠钻,闪闪发光;美钞支票,琳琅满目。戚承祖和玉芳看呆了眼。
马太太笑说:“这些都是你们佛像里面的东西,而今物还原主,请你们查收!”
父女俩惊讶得目瞪口呆。
马太太禁不住哈哈大笑,催促道:“收起来呀,呆什么?”
戚玉芳激动得热泪盈眶,紧搂着马太太喊:“梅姨,这是怎么回事!我好像在做梦一样!”
马太太抚着玉芳如云的头发,好像慈母对着婴儿,说:“芳儿,这是现实,不是做梦!”
这时戚承祖兴奋过度,瞪大眼睛看着马太太,迸出一句:“梅影,你……”
“我?不认得吗?黑道之祖--‘江湖一奇’!”马大太的口吻好像开玩笑。
戚玉芳把她搂得更紧了,激情澎湃地说:“我有这样的姨妈多么幸福啊!”
“但是,你爸爸对我始终感到害怕,我怕连累他,所以不敢与他相处。”马太太说着,笑横戚承祖一眼。
戚承祖以手加额说:“当年在督军署后衙,处心积虑,与敌人明争暗斗,生死存亡,间不容发,那时我整天忧心忡忡的确怕得要命;可你却谈笑风生,若无其事,我从内心深处钦佩你。你是那样勇敢、沉着、镇定、料事如神,临危不惧,你是巾帼英雄,我真有愧须眉。”
“得了,得了,你这套软功夫占了不少便宜!芳儿,你把这批宝物收拾起来,放到你们保险柜里。至于此中情况,来日方长,以后再谈,时间不早了,我们准备开怀畅饮。”
父女俩满心欢喜,不敢多问,遵命开席。
热腾腾的山珍海味罗列满桌,一杯杯的美酒,频频劝进,大家都有了三分醉意。
戚承祖边剥蟹边说:“菊黄蟹肥当在九月,想不到暮春三月,却有此肥蟹,奇怪!”
马太太解释说:“这是无锡映灯湖的红毛尺蟹。上海有家淡水滩精心培养此蟹,几乎整年供应。做生意能独出心裁,自然就利市百倍。”
马太太手举玉杯,啜了一口葡萄酒,看着杯内琥珀色澄清的酒液,赞道:“葡萄美酒夜光杯,今晚的酒堪称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