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第5/6页)
刺客丢开穆拉特松软的尸体,爬回前座,把驾驶员的尸体推出门外。在其他叛军能够反应之前,他已经打挡踩下油门。就像赛马刚出闸一样,车子猛向前冲,飞驰过地面的瓦砾与柏油碎石,接着突然消失不见,因为直接掉进了刚刚爆炸轰出的大洞里。
一开进地底,刺客随即换到高速挡,在只比车子大一点的下水道里加速前进;这种下水道是俄军特别加宽的,目的是为了偷袭叛军据点。金属挡泥板刮到混凝土墙面,迸出一大堆火花,不过现在他安全了。这项行动的结果跟他一开始的计划相同,而且过程完美无缺。
午夜过后,有毒的云雾逐渐散去,天空终于看得见月亮。空气中满是岩层烟尘,让月亮呈现淡红色,而月亮发出的微光,也不时被地面仍在燃烧的火光给遮蔽。
两个男人站在一座钢架桥上,桥下缓慢流动的水面,映照着在战火中烧焦的断垣残壁。
“解决了,”第一个人说,“卡里德·穆拉特已经被杀掉,而且他的死状会造成极大震撼。”
“正合我意,可汗,”第二个人说,“我交付给你的任务都能完美达成,果然名不虚传。”他比刺客整整高了四英寸,肩膀平整宽阔,双腿很长。他的外表有一处缺陷,就在左半边的脸部和颈子,完全光滑无毛,显得很怪异。不过他有种天生的领袖魅力,是个不可小看的人物,不管在公众论坛,或者充斥暴力的黑街暗巷,显然他都能轻易掌握住大权。
可汗心里还在想着穆拉特临死前的眼神。这种眼神在每个人身上都不相同。可汗知道,人们的眼神中没有共通处,因为生活方式不同,所犯的罪恶也不一样,就如雪花的构造,完全不会重复。在穆拉特的眼神中,到底有些什么?不是害怕。有惊讶,当然也有愤怒,不过还有某种更深层的东西——毕生志业未竟的悲伤。这种临死前的眼神,永远无法透露出对方完整的心情,可汗心想。他想知道穆拉特的眼神中,有没有遭受背叛的讯息?穆拉特究竟知不知道,是谁要刺杀他?
他看着史蒂朋·史巴尔科手里递来一个装满钱的信封。
“你的酬劳,”史巴尔科说,“还有奖金。”
“奖金?”一谈到钱,可汗的注意力马上回到现实,“之前没提过奖金的事。”
史巴尔科耸耸肩,淡红色月光让他的脸颊跟颈部反射出血红色光芒。“卡里德·穆拉特是你替我完成的第二十五件任务。你可以把这当成周年纪念的礼物。”
“你真慷慨,史巴尔科先生。”可汗直接把信封收了起来,没有检查,因为在对方面前这么做是很不礼貌的。
“跟你说过,叫我史蒂朋就好了。我不也直接叫你可汗。”
“那不一样。”
“怎么说?”
可汗站着不动,一阵沉默,这让他看起来变得更高、更壮。
“我不用解释给你听,史巴尔科先生。”
“好,好,”史巴尔科说,一面做出安抚的手势,“我们可不是陌生人,而且我们共同拥有很多秘密。”
又是一阵沉默。此时,在格洛兹尼郊外某处发生了爆炸,火花照亮了夜晚,枪支开火的声音传到这里,听起来只像是小孩玩的烟火而已。
终于,可汗说话了。“在丛林里,我学到两件极为重要的事。第一,除了自己,绝对不相信别人。第二就是要观察出文明最细微的部分,因为只有了解自己身处之地,才能将你与混乱脱序的丛林区隔开来。”
史巴尔科凝视可汗许久,在他眼中见到郊外枪支交火断断续续的光芒,这让他外表看起来像个野蛮人。史巴尔科想像他独自置身丛林,不但饱受贫苦,而且四周充斥贪婪、放荡与嗜杀。东南亚的丛林自成一个世界,是个野蛮、恼人、自有其生存法则的区域。可汗究竟如何在那种地方存活下来,而且还相当活跃,实在是个难以理解的谜——至少史巴尔科是这么想的。
“我想我们的关系可不只是商人和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