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离奇的货物(第4/7页)

这只让人惊疑的木桶与普通的葡萄酒桶比起来要大一点,约三英尺六英寸高,直径在一英尺六英寸左右。就像前面已经说到的,这只桶子非常结实,由裂缝可以测知,桶壁的厚度至少在两英寸以上。或许是桶壁太厚不易弯曲的缘故,这个桶子比别的更接近圆筒。因此,它的两端显得格外的大些。难怪刚才霍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将它竖起来。此外,外围四周的铁箍也非一般的铁箍可比,不是寻常使用的薄铁片,而是用坚固的铁条做成的。桶子一端的底部有一张厚纸板做的标签,四个角都用大头钉固定了下来。标签上面写有外国人生硬的笔迹:

伦敦西区 托特那·科特路 西嘉坡街一四一号

莱恩·菲力克斯先生

经由奴昂及海峡

标签底部则盖有“内装雕刻品”的印戳。此外,标签上还附有寄件人的姓名及地址:

巴黎 库鲁雷 康班逊道 布洛班斯街

雕刻品制造业 德皮耶鲁公司

桶的底端有用英、法、德三种文字写着的“请退回”的黑体字样。

布洛顿下意识地想由标签上的笔迹窥出些端倪来。他仔细观察了,但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当他拎着手提灯接着往前探看时,突然,他发现了让人振奋的东西。

就在印有寄件公司的广告语和收件人姓名及地址之间的位置,除了线条加框之外,还以黑色的粗线做了分隔。引起布洛顿注意的是这一条不连贯的直线。他仔细看过,线条的中间部分是经过裁剪了的。然后,这一漏洞再由标签来贴补。因此,收件人菲力克斯的名字写在加贴的半张标签上,而不是在原来的那张标签上了。修补的手法使用娴熟,十分巧妙。要不是细加审察,根本无法辨别。为此,布洛顿开始的时候深感困惑。不过,他心中立刻有了别的猜测。是不是寄件公司的标签正巧不够,所以就将旧标签多次使用。

桶子里装着金币和人的肢体——可能是死尸。他静静地在心里分析。这是一件离奇的案件,非想办法解决不可。

布洛顿站直身子,出神地望着那只神秘的桶子,脑子里想着该如何处理才好。

他认定,这是一桩重大的犯罪案件。此刻,惟有毫不迟疑地向上司报告事实真相,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但他是被指派前来核对葡萄酒的数量的,能置这一任务于不顾吗?他有些矛盾起来。不一会儿,他又撇开了所有的顾忌。他深信,桶子事件的严重性足以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退一步说,他也并未完全要抛开自己的任务。因为货运经办人也在现场。他那遇事谨慎、一丝不苟的风格颇得布洛顿的信任。要不然,就从码头办事处再调一个人过来。想到这里,他下定决心马上回总公司去。他要向董事艾华利先生报告事情的全部经过。

“霍克!”他说,“我要回总公司去察报这件事情。你把这个桶子尽量恢复原状,然后留在这里守着它。在没有得到艾华利先生的指示之前,你不能让这桶子离开你的视线一步。”

“好的,布洛顿先生!”霍克同意了,“你这么做很明智!”

两人仔细将甲板上的木屑归拢起来,重新放入桶里。霍克将拆下来的木板放回到裂缝处,并用铁锤敲打紧,再用钉子钉牢了。

“我走了!”布洛顿说。

正当他要开步离开时,一位绅士走下船舱,与他攀谈起来。这位绅士肤色偏黑,下巴上蓄着倒三角的浓黑胡须,身材中等,俨然一副外国人的模样。他身穿做工精细的蓝色上衣,脚蹬一双短筒白鞋,头上戴的是帽檐上扬、帽顶凹陷的呢帽。风度翩翩,满脸笑意。

“请问你是I&C公司的吧!”他的英语很流畅,稍有外国腔。

“正是。我是总公司派来的。”布洛顿回答说。

“嗯,有事问你就可以吧?这艘船上应该有从巴黎德皮耶鲁公司运送给我的一只桶子,内装雕刻品。我不知道是否已经到了。”他掏出一张名片来,上头印有“伦敦西区、托特那·科特路、西嘉坡街一四一号。莱恩·非力克斯先生”的字样。布洛顿看了一眼名片,立刻意识到名片所示和贴在桶子上的标签内容完全一致。他装作在仔细阅看名片,其实则在心里盘算如何回答对方。他想,如果这人就是收件人,只要知道桶子就在眼前,肯定会要求马上领走。他实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不过,他既然在心里已决定了货是不能交付的,便想以“货物送达与否尚不清楚,但可以派人调查”来回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