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曲水翻天(第6/12页)

  至于随着黑婆鸦一同栽下来的那些鱼,不管鸟儿最终落在水中,还是芦苇上,它们倒是都能蹦跶着回到水中。

  “啊,那怪鱼在空中杀死了黑婆鸦。”张锦岙最擅长的绝技是打飞蝗石,眼力不同一般人,所以可以将空中发生的一些细节看清楚。“那怪鱼两侧的鱼鳍是弯刺状,被黑婆鸦抓住后挣扎扭动,弯刺便有可能扎入鸟的身体。只要一扎入,那黑婆鸦立刻就往下栽。”

  “什么?难道这就是‘虎齿毒刺昂’?”赵匡胤倒吸一口凉气,冒出一身冷汗。

  “虎齿毒刺昂”,一种稀有的淡水鱼,元代以后便完全绝迹。《华夏鱼种》《灭绝种类全记录之鱼类》等现代科普书籍中都说此鱼是唐代时外域朝贡带入的品种。虎齿毒刺昂为群居鱼种,身上无鳞,形似豚,繁殖快,性凶,嗜血,喜食肉。从种种特征来看,这应该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食人鱼。五代后梁时吴国人潘离疏所著《凶事奇闻手辑》中有个“喧水噬人”的故事,说是突然出现一片喧腾的水面,将在水中捞蚬子的乡人瞬间吞噬,只留下血水和白骨。这个故事中出现的喧水很大可能就是大群的“虎齿毒刺昂”。

  “注意了,那怪鱼虽然口大齿尖,但真正的杀伤却不在虎齿,而是在毒刺。都看清楚了,就是身体两边的鱼鳍刺。那刺上有毒,是鱼自身肝脏分泌出的‘肝攻脑’。毒性可以让牛马那样的大牲口瞬间倒地毙命。”赵匡胤对此鱼很是了解,因为其弟赵匡义曾经被这种鱼毒害过。赵匡义被一斧之师相救,才没有中毒身亡,但身上留下了十几个齿洞。

  “怪鱼的特性是不被攻击时只动嘴不动毒刺,一旦遭遇攻击毒刺就会展开,并且分泌毒液。”赵匡胤又补充一句,但这似乎是句废话。难不成他们真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凭这怪鱼咬噬,直到自己变成红汤白骨?要真这样的话还不如被毒刺刺中死得痛快。

  “赵大人的意思是如果那些怪鱼不攻击我们的话,那么我们千万不要主动去招惹它们。”张锦岙补充了一句,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否能解释赵匡胤的真实意图。

  黑婆鸦和虎齿毒刺昂的战斗从激烈、惨烈转为了血腥。黑婆鸦刚开始还抓住虎齿毒刺昂杀死并飞到一边吞食,到后来就变成了直接的杀死。抓住后啄咬撕扯后便直接扔掉,然后飞一圈转过来再次捕捉、杀死。这样没有后续目的的杀戮让黑婆鸦的进攻变得更加简单、直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改变,使得被虎齿毒刺昂刺死的鸟儿越来越少了。

  但是这样的状况没有维持多久,虎齿毒刺昂随即也改变了状态。它们的游动很明显地变慢了,水面上跳动的水花也没有原来那么激烈了。而且始终有些虎齿毒刺昂浮在水面上游动,水鸟扑下时也不跃起,似乎就静等着被抓、被杀。但这条鱼儿不跃起并不意味着其他的鱼不跃起,当黑婆鸦瞄准水面上浮游的虎齿毒刺昂扑下时,旁边会突然有其他的虎齿毒刺昂跃出,刺击掠近水面的黑婆鸦。

  拼死的战斗在继续,战斗的范围离赵匡胤他们所在的位置越来越近。而且没等水中的虎齿毒刺昂游到他们跟前,黑婆鸦的飞行范围就已经将他们这些人笼罩在其中了。

  “啪啦”一声响,是有什么东西从天上掉下来,落在一个虎卫的斗笠上。

  “什么东西?!”突然出现的一声响将斗笠下本就紧张到极点的虎卫吓得魂飞魄散。

  “没事没事。”反倒是旁边被落物溅脸上的虎卫在安慰他。“没事,就是些鸟粪。鸟儿在愤怒攻击时常常将鸟粪也当做武器,边飞扑而下边拉鸟粪……啊!不对,我眼睛怎么了?我眼睛看不见了!我脸上也没知觉了!啊!啊!”那虎卫话没说完就出现了状况,一双手在脸上乱摸乱抓,最后因为脸上全无知觉,连话都说不出了。

  “抓住他的手,别让他摸到嘴里。那黑婆鸦捕食了虎齿毒刺昂,所以粪便中带有剧毒。”赵匡胤眼睛一转,立刻想到应该是这么回事。但他的阻止已经晚了,那虎卫擦拭眼睛沾有些许鸟粪的手已经抹到嘴唇边。所以还没等旁边人抓住他的胳膊,这虎卫就已经直直地倒下,身体剧烈地抽搐了几下便再不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