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4/6页)
“估计丸茂是利用了自己的侦探身份。他这么对两个人说:‘我想在不被凶手发现的情况下在别墅里自由地行动,进行调查。’因此两人才愿意帮忙的吧。”
“但你刚才不是还说丸茂冷冰冰的,完全没有干劲吗?”
“我都说了,那只是作者利用一个词语的多种含义布置的叙述性诡计而已。事实上,丸茂哪里没有干劲,他本人就是凶手!只是作者需要在这里欺骗读者,于是干脆利用丸茂是推理研究会毕业生的特征,在公平叙述的基础上,用语言的深奥性对读者进行误导。这也是一种符合丸茂这个角色的‘公正竞争’。”
“我们假设第二起事件是骗局好了,回到第一起事件,杀害鞠子的人是丸茂,对吗?”
“对啊。他利用空白的那一个小时潜入别墅,杀害鞠子后又回到车子里。根本就不曾料想到丸茂是凶手,还在帮他做骗局的文太和阿英也是够丢脸的了。这就是我所谓伯尔斯通诡计的反向使用。正常的伯尔斯通诡计,凶手会先制造自己已死的假象,再去犯下罪行;但这次的凶手是先犯下罪行,之后再制造自己已死的假象。”
“嗯……但是,之前的挑战者很少有人认为丸茂是凶手,理由应该是三泽先生所提到过的‘丸茂的衣服完全没湿’等。他以此将丸茂是凶手的可能性完全排除了。有关这点,您怎么解释呢?”
“哈哈哈,那位参赛者说的观点看似有理,但归根结底还是愚蠢的看法。衣服是完全可以作假的。丸茂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潜入别墅,杀害鞠子后再回到车子里——我们假设他花了三十分钟好了,即便这样,离他开着车出现在别墅还有三十分钟的时间,绰绰有余。”
“即便如你所说,但是湿透的衣服能在三十分钟之内烘干吗?”
“你难道也是蠢货吗?只要事先准备好替换的衣物,在车子里面换好不就可以了吗!就算头发湿透了,只要备好吹风机,三十分钟也足够吹干了吧!车子里没有插座的话,也可以准备干电池型吹风机。”
“那、那昨天深夜,文太看见三郎站在丸茂门口,之后又听见丸茂的房间里传出低沉的呻吟——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如果丸茂没有死的话,这一切都是文太的谎言喽?”
十三十三摇了摇头。
“那应该是真的吧。文太既然已经帮助丸茂完成死亡骗局,他就一定相信丸茂这么做是为了找出凶手。因此,他没必要撒这种谎。反倒是矢口否认的三郎在说谎。”
“咦?那么文太听到的低沉的呻吟是什么?难道那不是丸茂被杀害时发出的叫喊?”
“这里也利用了语言的多义性。‘低沉的呻吟’,这只是文太对耳朵听到的声音进行的主观描述。丸茂当时发出的声音只能用‘低沉的呻吟’来形容。”
“这是什么意思?”
“三郎进入丸茂的房间后,里面就传出了这种细微的声音,对吧?那其实是三郎趁着夜里偷偷溜进丸茂的房间私会,而文太听到的,只是两人苟合时的呻吟声罢了。”
“啊?!”
“也就是说,平三郎这个人其实就是我们所谓双性恋,而丸茂大介则是同性恋。三郎的某段独白里有过‘嗯,对丸茂来说,向沙耶加求婚这种大胆的行为,就算倒立也做不到吧’这样一段话,这是他在内心对丸茂说的话,也就是丸茂是同性恋的根据之一。虽然三郎是双性恋,但丸茂却只爱男性,因此恭子向他告白他也冷漠地拒绝了。若是他能公开‘出柜’,恭子也就不会暗恋他了吧——真是个罪孽深重的男人。这是根据之二。此外,三郎和丸茂表面上合不来,也只是为了隐瞒两人关系而已。其实两人暗地里早已有了不可告人的关系。知道了三郎和鞠子的关系后,丸茂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原文也有这样的描述吧?那不仅是惊讶,而是混杂了嫉妒的复杂情感。这是根据之三。”
“是吗……”
“所以,三郎那句内心独白,‘真不愧是丸茂,女士们用什么颜色的口红,平时都观察得很仔细’,也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意思。那并不是说丸茂喜好女色,而是意味着身为同性恋的丸茂还有女装的癖好。这样的人,平时都会仔细观察女性的妆容和穿着作为参考。这是根据之四。另外,第二天吃早饭时,三郎求过婚的沙耶加也在场,三郎不希望自己昨晚夜会丸茂的事情被沙耶加知道,因此才否认去过丸茂房间的事实。而且,在这个时间点,三郎还尚不清楚‘丸茂变得冷冰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