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旅客(第3/5页)

小女孩睁大了眼睛奇怪地问:“那你为什么不祈祷呢?”

他回答说:“我连祈祷文都不记得了。从我长到枪的一半高的时候开始,我就没做过祷告了。但是我想现在祈祷大概也不算晚。你先把祈祷文念出来,然后我再跟着你一起念。”

她将包袱在地上铺好,然后说道:“你得跪下来,我也得跪下。你还要像这样把手举起来,你就会觉得好一点儿了。”

除了秃鹰,没有其他的什么能够看到这个奇特的景象:在一块狭小的披肩上,两个流浪者并排跪在一起,一个是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一个是粗犷顽强的冒险家。女孩那胖胖的小脸蛋和男人那张憔悴黝黑的脸庞一起仰望着干净的天空,虔诚地向着正在自己面前的那些令人敬畏的神灵祈祷;而且,这是两种祈祷的声音,一个清脆细弱,一个沙哑低沉,他们同声祈祷,祈求上帝的怜悯和宽恕。祈祷结束之后,他们又重新来到大石的阴影里坐下,孩子倚在她的保护人的宽阔的胸膛里,一会儿就睡着了。他看着她睡着,渐渐也无法抵抗这种自然的力量,他毕竟已经三天三夜没有休息过,甚至没有合过眼。他的眼皮开始慢慢下垂,盖住了困倦的双眼,脑袋也慢慢地垂到了胸前,大人斑白的胡须和孩子金黄色的发卷混杂到一起,两人都沉沉睡去了。

如果这个流浪汉再晚睡半小时,那么他就会看到一幕奇景了。在这片广阔的碱地的尽头,扬起了一道烟尘。最开始的时候烟尘很轻,远远望去,很难把它和远处的雾气分清楚。但是后来烟尘越来越广,越来越高,直至最后成了一团浓云;显然只有大队人马的行进才会扬起这么多的尘土。如果这里是一片肥沃的草场,人们就会认为这是游牧在草原上的大队牛群,正从远方向这里移动。但这里是一块不毛之地,显然不可能会是那种情形。滚滚的烟尘向着两个流浪者睡觉的峭壁这边行进。在弥漫的烟尘之中,帆布顶的篷车和全副武装的骑士的身影逐渐显现出来,原来这一大支队伍正向西方进发。真是一支浩浩荡荡的篷车队!队伍前方已经走到了山脚下,而队尾还留在地平线那里无法看清。就在这片无垠的旷野中,双轮车、四轮车络绎不绝,男人们有的骑在马上,有的在地上步行,队伍断断续续展开。无数的妇女携带着重物在路上蹒跚前行,孩子们迈着疲惫的脚步在车旁跟跑,还有一些孩子在车上坐着,从白色的车篷里向外张望。看得出来,这不像是一支平常的移民队伍,倒像是一支游牧民族,因为环境的原因,正在向别处寻觅乐土。在这清澈的空气中,人喊马嘶声、隆隆的车声,乱成了一片。但即使是这样震天的喧闹声,也没有惊醒山上那两个落难的流浪者。

二十多个神情严肃、意志坚定的男人骑马走在队伍的前面。他们穿着手工织成的朴素服装,身上带着来复枪。他们来到山脚停了下来,简单地商议了一下。

一个嘴唇绷得很紧、胡子刮得很干净、头发斑白的人说:“往右边走会找到井,弟兄们。”

另一个说:“往布兰科山的右侧走,咱们就能到达里奥格兰德了。”

第三个人大声说:“不用担心水的问题。能够将水从岩石中引出来的真神,是不会舍弃他的子民的。”

“阿门!”几个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正当他们要重新上路的时候,一个眼光最为锐利的小伙子指着他们头上那片峭壁叫了起来。原来他发现那里有件粉红色的小东西在飘荡着,在灰色的岩石衬托下,显得非常惹眼。一发现这个东西,骑手们就一起勒住马,把枪端了起来。与此同时,更多的骑手飞快地从后面赶上来增援。只听他们一起喊道:“发现印第安人了。”

“这里不会有印第安人,”一位看来是领袖的长者说,“咱们已经走出印第安人的地界了,越过前面那座大山之前是不会再遭遇其他的部落了。”

其中一个说道:“我上去察看一下行吗,斯坦节逊弟兄?”

“我也去,我们也去。”又有十多个人喊道。

那位长者答道:“把马留在这里,我们就在下边给你们作接应。”

于是年轻人立刻翻身下马,拴好了马匹,攀上峻峭的山坡,向着那个引起他们好奇心的目标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