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考的机器(第4/10页)
“我回家了。”他喃喃道。
Dos的表情放松下来。她扯下耳塞扑向父亲。
“傻爸爸。”她说着,把头靠在他的胸前,深情地拥抱他。可就当他正准备伸出双臂环抱她时,她仿佛触电般一下子推开他,继续扭来扭去。
“你和妈什么时候才肯让我约会呀?”她问。
比尔顿时差点背过气去。丽莎此刻要是在场就好了。经过了几番反复的思想斗争之后,他琢磨出一个比较好的答案,说道:
“这是个理论问题吗?还是有男孩子约你了?”
比尔摘下眼镜,用随身带着的擦镜布擦干净,重又戴上眼镜,慈爱地看着她。
“我这不是在未雨绸缪嘛!”Dos说。
比尔松了一口气。“我和你妈妈还需要再考虑一下。”
Dos怒不可遏。
“为什么家里什么事都要经过民主程序?”
“因为这是最好的治理方式。”
“那为什么我没有投票权?”
“因为你还不到岁数。”他郑重其事地说道。
比尔早已心不在焉了,这时候他脑子里想的都是工作上的事。Dos塞回耳塞,随着耳塞里面的音乐起舞。
比尔退出房间,把门关上,内心充满了对小女儿的亏欠和迷茫。
***
在接下来几个月,比尔从各大银行、信用卡发卡公司、零售商、电子零售商、按揭贷款公司和跟踪顾客消费行为的在线网站那里购买了海量的数据。他将这些数据与兰马特公司的数据进行反复比对,希望从中找到一些模式。
正如所有秘密计划都有一个代号,比尔和莫里亚蒂给计划起了个代号叫“夏洛克”。从孩童时起,比尔就如饥似渴地读过阿瑟·柯南·道尔的系列小说,并且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福尔摩斯,因为他和后者有不少相似之处:都喜欢足不出户,都推崇逻辑分析,都有貌似简单粗暴但行之有效的办事作风。说不定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会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把烟斗扔到一边,冲进卫生间,把自己反锁起来,然后发疯一般地挥舞手臂——比尔遇到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会这样给自己释放压力。
虽然心理学家早已经指出,多数购买行为基于冲动,但是比尔的数据挖掘结果表明,这些购买行为背后具有逻辑性。夏洛克计划,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所依赖的是推论、演绎、数据线索、以往的行为特征和达成理论的推理。在此基础上,该计划诱使兰马特的客官们买更多的东西。
这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
莫里亚蒂交代给比尔第一项任务只是小试牛刀:为兰马特构建一套数据库,列出所有养宠物的客官,这样一来,这些客官就会收到节假日动物产品的各种优惠广告。截止到一月,统计促销情况发现,宠物相关的销售增长了17%,这还是在经济疲软背景下取得的。
比尔得到了一次不意外的晋升。
他满心欢喜。但是这项工作把他折磨得精疲力尽。
他成天浸淫在数据的海洋里,试探、探索全新的世界。在信用卡账单、就业经历和在线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他搭建起一扇神奇的窗户,管窥兰马特购物者内心深处的秘密。他成了电子偷窥狂,脑子里全是他从数据中发掘的成千上万人的秘密。而这些人他从未曾谋面。
倘若史密斯夫妇花了572美元用于婚姻咨询,又花了350美元用于家庭房产估价,那么比尔知道他们的姻缘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琼斯家买了一部二手车,还买了宜家超长双人床上用品和SAT习题集,显然这家人将会出一个大学生。如果他们的家庭住址在洛杉矶,但是却买了一件冬大衣,这个孩子可能会到寒冷的地方上学,他也许还需要买连指手套和保暖内衣,外加感恩节的往返机票。
“你现在成了炼金术士,把原始数据加工成了金子。”在圣路易斯最好吃的牛排馆小包间里举行的每月例行午餐会上,莫里亚蒂颇为得意地说,“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看透人心的虫洞,你让我们梦想成真。”比尔喃喃自语,说什么行为特征很容易发现,同时双手在餐桌下面把餐巾纸折成半英寸宽的纸带。
无论订什么牛排,比尔都会精挑细选,清除下脚料,再切成均匀的方块,检测每块的大小是否一致,咽下去之前再看看肉块的颜色和纹理。“挑食吗?”莫里亚蒂边问边用上台演示PPT的兴致对自己的那份牛排发起了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