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3/16页)

住持有五十岁左右,是个枯瘦的老头儿。听到这番话,省吾对住持说道:“我们跟乡下这边也没什么来往了。”

语气听起来好像是在辩解。

“收到您的来信,我们就查了以前的记录。好像叶村康风先生有个妹妹,而且还去了外国……是这样吧?”

“是的。”

“就是这个人的骨灰吗?”

“是。”

省吾低头看了一眼捧在手中的用白布包着的小盒子。

“请这边走。”

省吾被领进了正殿,办好了安放骨灰的手续。

“我带您去墓地那边。您这么久都没来,想必已经不记得地方了吧。”

住持带省吾去了墓地。墓地离正殿十分远,路上满是一丛丛的野草,省吾的鞋也被叶子上的露水打湿了。省吾静静地走在住持的后面。

叶村家之墓。

墓碑说不上小,但上面却长满了青苔。刚刚过完盂兰盆节16,大多数的墓碑都是干干净净的,也正因此,叶村家的墓碑看起来显得格外苍凉。

省吾突然觉得这种场合必须解释一下。

“我们遵从家父的心愿,将他的墓修在了东京。”

“您父亲是?”

“叶村康风。”

“是这样啊……”住持盯着省吾看了一会,疑惑地说道,“那个……前一阵子收到您的来信,我们就查了以前的记录。上面记着叶村康风先生去了南洋。”

“是的,他曾住在南洋。”

“墓在东京?”

“是,是这样。”

“原来如此。我一直以为他就长眠在南洋,那样不是太寂寞了吗?当时还很同情他……原来是这样,您将他的遗骨带回日本了啊。”

“遗骨?”

这次轮到省吾疑惑了。

住持一定是认为省吾的父亲死在了南洋。

“您先扫墓吧,我们到正殿再详谈。”

住持说完,转身朝正殿方向走去。

省吾供上了线香,一边用手指摸着墓碑,一边吃力地读着墓碑上已经很难辨认出的文字。上面写着:

俗名 叶村忠明

一九一零年九月建立

省吾记得祖父是在一九零八年去世的,也就是说墓碑是死后两年才建好的。他还记得兄嫂曾跟他说过,祖父的本名是忠明,但是因为讨厌“忠”的发音像老鼠叫,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隆文,但是祖父墓碑上刻着的依然是这个让他讨厌的本名。

省吾的父亲之所以不愿葬在这里,也可能是因为故乡的人都知道了父亲不光彩的失踪。长眠在那些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贪污革命资金的外人中间,父亲可能会更轻松吧。

回到正殿后,住持给省吾沏了杯茶。

“我还要赶去坐茅野的快车……”省吾说着,站起了身。

“时间还早。”住持看了看表,“还没到十一点,从这里到茅野只需要二十分钟。”

省吾又坐了下来。正殿的拉门一直敞开着。省吾对乡村生活一无所知,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城市人。对祖先曾住过的这片田园风光,他感到一阵好奇,同时又有一种无比的亲近感。

“说得也是。”省吾掏出了烟。

住持好像很喜欢说话。

“我到这家寺院管事还不到十五年,不太清楚之前的往事,所以很喜欢看以前的记录。像您家这样与这边完全没联系的檀家17还有很多。不过您这样突然过来,我真的很高兴。”

“说来惭愧,因为城市生活实在太忙,而且这边也没有什么亲戚了。”

“没有的事,像您这样偶尔能来一次,我真的很高兴。只是没想到,您居然找到了康风先生的妹妹。”

“是,就是最近的事。”

“这么说,事情经过很复杂啊!康风先生的后嗣呢?”

“我还有个侄女,现在还是高中生。”

“也就是说,将来还得收个养子了。”

“看现在的情势,还不知道将来会怎样……”

“但是确立继承人这件事还是很重要的。这绝对不是形式问题。康风先生后继有人,真是太好了。从年龄来看的话,继承人应该是在康风先生去世很久之后才确立的吧?”

“嗯?”

省吾不清楚住持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家是必须得有人继承的。”住持接着说道,“看来,你是先继承了康风那边的叶村家,后来又有了侄女这个继承人,所以你又继承了康风先生的妹妹这边的桥诘家,是这样吧?看来发生了很多事情啊,不过这样也挺好。你要好好对待这个家啊……那个,对了,康风先生在南洋去世后,他的朋友曾通知我们,还给我们送来了康风先生的遗物。从您的信上得知,康风先生一脉后继有人,我想遗物必须要还给你们,就把东西从库里取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