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曾经的思念(第8/20页)

“那我寄本书给你看看吧,最近正好准备把这些材料写成一本书。”

“真的?那太好了!我等着你。不过,你不是说要来洛杉矶吗?”

“哦,不错,如果你肯见我的话,我一定去。”

“我当然会和你见面,到时候我们一起吃顿饭吧?我可知道不少洛杉矶的特色餐馆。不管是中国菜还是韩国菜、法国菜,甚至连蒙古菜、波斯菜、越南菜、摩洛哥菜……这些特色菜的餐馆我全认识。”

“找家普通餐馆就行了。只要能和你一起吃,在哪儿都感觉像五星级的享受。我下周就准备去洛杉矶了,你看咱们在哪里见面?”

“你订好宾馆后请告诉我,我一定会和你联系的。有事你给我的经纪人打电话。噢,真对不起,这是因为我事先和经纪人约好了,家里的电话不准告诉别人。”

“这没问题。下周一我离开斯德哥尔摩。我到洛杉矶去的时候,总是住圣莫尼卡的米拉玛饭店,这次想必也一样。星期二订好房间后再告诉你,请你稍微等几天行吗?”

“那太好了。”

玲王奈又恢复了先前的兴奋语气,刚才稍显忧郁的声音消失了,看来她真的很高兴。我不免私下猜测,这该不会是演员的精湛演技吧?

“我真的很高兴,巴不得下星期早点儿到来!”

3

我刚开始对斯德哥尔摩大学大脑研究小组进行采访不久,就遇见了一位头脑十分聪明的杰出人物。他从日本来,名字叫御手洗洁。他各方面的才能都很突出,仅仅是语言能力这一点就体现出他的非同一般。他可以自由运用好几种语言,和我用瑞典语讨论文学上的问题也毫无障碍。不久以后,他发现我和说德语的圈子有来往,于是我们俩的对话又很自然地变成了德语。当他知道我英语也说得不错以后,我对他的采访随即又改成了英语。目前各国在大脑研究方面的专业术语基本上统一为英语,运用英语进行讨论交流,理解上的差异会更少些,因此在脑研究小组中,大家尽量使用英语沟通,这么做也有利于和美国的研究机构进行信息交换。

尽管他在科研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十分突出,但对斯德哥尔摩市的地理却并不熟悉。因此,我自然就担负起向导的责任,经常带他去各种好吃而又便宜的餐馆,或者为他介绍环境安静,适合阅读的咖啡厅,还带他去过一些能淘到许多有用的专业书籍的旧书店。以此为交换,我也从他那里获取了不少与研究进展有关的信息。实际上如果这个研究小组没有邀请他参与的话,我写的连载文章内容就将贫乏得多,顶多持续半年就该结束了。当地的学者大多仅能用瑞典语介绍自己的专业成果,而我用瑞典语和他们探讨专业问题的能力又不够。

我运用了自己积累下的全部生活知识,带他转遍了斯德哥尔摩市内我所喜欢的餐馆和酒吧。每次随他出行都能成为我的学习过程,从他那里学到各种知识。他尤其擅长和我这样的外行人打交道,即使是十分复杂的专业问题也能解释得通俗而透彻,这实在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采访他的过程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虽然我仅在大学里学过一些基础知识,但那么复杂的问题在他的解说之下,连没上过大学的人都感觉浅显易懂。我甚至认为,听他的讲解要比上大学时听课容易得多。尤其难得的是,他对学术以外的事情也很熟悉,对于向公众公开研究成果的意义有着充分的认识,不像其他学者那样总喜欢隐瞒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企图垄断科研成果以谋取私利。

而比起以上这些方面,我尤其欣赏的是他拥有学者中普遍欠缺的那种豪爽大方的性格,简直像个与众不同的喜剧演员。在梅拉伦湖畔老城的酒吧里,他一杯酒下肚后跳的踢踏舞技惊四座。和他一起度过的每一刻,对我来说都新鲜而刺激,和他会面比和瑞典最好的演员会面更会让我高兴。每次他在一起,总让我感觉精神振奋,慢慢地,连我的人生观也变得和他相同起来。能经常和他见面,怎么说呢——这挽救了我。不仅仅是关于大脑研究的知识,他还使我认识到,以前我的人生是多么平庸而无聊。借用一句他形容我的话——每天用纸巾包着别人吃剩的鱼骨头,还当做宝贝似的捧在手里,到处走来走去。照他的意思就是说,做学问的世界里到处是这种鱼骨,人们往往被它阻碍了前进的步伐。